孤子舟 作品

第86章 窮有窮辦法!(求追讀)

對於李文彬提到的微藻採集問題問題,林晨還真專門去了解過。

雖然他之前做微藻生長速度驗證試驗的時候,養得微藻並不算多,但同樣也是需要採集測量數據和微藻情況的。

所以在等待微藻生長的過程中,他可沒少翻看微藻研究,特別是微藻採集工藝研究方面的資料。

也是這時候他才知道,雖然微藻的採收一直是微藻產業的難點,但科學家對採收方式的研究一點都不少。

不過說起來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微藻絮凝起來,形成比較大的結構後,再進行微藻的收集。

目前市面上技術最成熟的當然還是傳統絮凝採集法,其中又分為物理絮凝法和化學絮凝法。

顧名思義,物理絮凝法就是讓用浮選、離心、重力沉降、過濾及超濾、膜分離等物理方式,讓微藻進行絮凝。

而化學方式則是通過添加氯化物(例如氯化鐵和氯化鋁)、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等無機物或者聚殼糖、聚丙烯酰胺、纖維素納米衍生物和陽離子氯化萘(CnCs)等有機物作為絮凝劑,將微藻絮凝收集。

傳統絮凝法的優勢是技術手段成熟、絮凝機制清晰、採收效率較高。

但它們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成本高、能耗高,而且很容易對下游工藝甚至汙染水環境。

其中物理絮凝法就是成本高、能耗高的典型代表,不管是離心、過濾及超濾,還是膜分離方式,都需要額外增加能耗。

離心機的運行不用說了,過濾及超濾是需要外部增加壓力,並對介質反覆沖洗,膜分離同樣存在膜沖洗的問題。

而且最主要的是離心機,以及介質和膜的價格同樣不低。

以離心機為例,普通做學生實驗的離心機其實不貴,幾千塊甚至一兩千就能買到。

但它的精度和處理速度就不用指望了,它們一次能處理幾十到數百毫升的物料就不錯了,頂了天也就十多升。

可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離心機就不同了,處理能力一般從數噸到上百噸每小時不等。

只是它們的價格也十分昂貴,往往需要數十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而且它們也不是完全對下游工藝沒有影響的,比如離心絮凝的話,離心產生的強剪切力就會對微藻的細胞造成損傷,導致收集微藻營養物質的損失。

至於化學絮凝法,同樣成本不低,有機絮凝劑就不說的價格就沒有便宜的。

無機絮凝劑單價其實倒算不上太高,比如明礬,價格便宜的時候七八百塊錢就能買到一噸。

但無機絮凝劑副作用大,影響下游工藝加工啊!

還是以明礬為例,它本身就致癌物質,而且還會影響收集微藻的品質。

氯化物也好不到哪去,會產生不可降解物,汙染水源、影響下游工藝,這都是需要額外成本來去除的。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不管傳統絮凝採集法的微藻收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基本能佔到總生產成本的20%~30%左右。

要知道餐飲行業的原材料成本,也不過就是20%左右而已!

為了獲得成本更低,對環境友好且普適性良好的絮凝方式,科學家們紛紛開始了生物絮凝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