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子舟 作品

第30章 別薅光了就行(求追讀)

梁嘉峰本身也有實驗要忙,所以之後兩人沒聊幾句,約好有時間一起喝早茶後,便結束通話了。

而掛斷電話後,騎上自行車,林晨很快就來到了梁嘉峰的試驗田。

試驗田中的獼猴桃樹並不多,也就大概十一二顆的樣子,不過勝在產量夠大,幾乎每株都掛滿了果實。

為了能測試的更準確,林晨摘獼猴桃的時候,有意地選擇在每株都摘上一兩個,並且給它們做好了區分。

主要是想看看不同植株,性狀各有略微不同的獼猴桃,在催熟劑的作用下,成熟時間會有不會顯著的不同。

沒多會的功夫,林晨便摘完獼猴桃,提著它們向自行車走了過去。

不過就在他準備騎上自行車,回實驗室去做實驗時,突然想起來。

iv型水果催熟劑可是胡洲博士通過研究乙烯催熟機制發明出來,作為乙烯的上位替代的!

而眾所周知,乙烯除了在水果採摘後進行催熟外,在不少水果生長過程中,也是可以用來加快果實生長速度,讓果實加快成熟的。

像李子和枇杷就可以將濃度合適乙烯利噴灑在植株上,提高果實品質,並讓果實提前成熟。

葡萄的話,更是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分兩次,給果穗噴灑相應濃度的乙烯利,讓葡萄可以最多提前10左右成熟。

而既然催熟劑是乙烯的上位替代,那它是不是會有同樣的作用呢?

於是林晨便產生了給還在獼猴桃藤上,離成熟還比較遠的獼猴桃噴點催熟劑,看會不會比其他沒噴催熟劑的獼猴桃,生長成熟的更快。

不過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實驗田,想要實驗的話,還得徵求梁嘉峰的同意。

於是他便再次撥通了梁嘉峰的電話。

其實這片獼猴桃試驗田,該採集的材料和數據,梁嘉峰早就已經採集完成。

而林晨的實驗也只針對果實,並不涉及植株。

所以梁嘉峰簡單瞭解了下情況就同意了,只是叮囑林晨小心一點,最好還是不要讓催熟劑沾到植株上面。

對此林晨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或許催熟劑確實也可以通過噴灑到植株上生效,但獼猴桃樹畢竟不是他自己的。

想要實驗的話,還是等之後自己搞一塊試驗田,種上實驗作物之後吧。

有了梁嘉峰的同意,掛斷電話後,林晨很快就選定了實驗的獼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