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 作品

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底線

  最後,就是針對草原民族的青貯法,此法由姐夫老師提出,農學院帶隊攻克了其中的關節,有了這個青貯法。

  能夠改善草原民族居無定所的現狀,增加牧民抵禦風險的能力。

  再搭配咱們的新飼料,能夠進一步的減輕牧民的壓力!”

  說起這件事,李先是滔滔不絕,“明年,咱們將研究鹽鹼地的使用,這會是一個漫長的研究過程。

  飼料,肥料,青貯法,這些都會進一步的研究,只不過會分開研究。”

  聽完李先的話,不僅李世隆點頭,偏殿中,眾人都在低聲道:“十五皇子一心為民,實乃大乾賢王。”

  “不錯,這青貯法我也是略有耳聞,軍臣得到此法之後,如獲珍寶,對陛下感恩戴德也!”

  李源拉著秦墨的手,小聲道:“景雲吶,爺要謝謝你,要不是你,十五絕難成才的。

  這孩子我知道的,沒什麼大能耐。”

  “老爺子,我也時常不在家,還是他自己爭氣。”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李源道:“就拿青貯法來說,大致的方向是你給的,他們只需要去實踐就行了。

  最後的功勞卻是他們的,你把他領進了這個門,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打開這扇門,所以,你居功至偉啊!”

  “言重了,老爺子!”秦墨笑著道。

  而此時,李世隆開口了,眾人連忙閉上了嘴。

  就聽李世隆道:“朕看了秦偉給你的評價,你很不錯,所學也是國之根本也。”

  李先很少被李世隆誇讚,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父皇過譽了,兒臣,兒臣就是很喜歡在田地裡摸索。

  喜歡那種探究的過程,看到田地裡沉甸甸的食物,兒臣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以前年歲小,太不懂事,時常浪費糧食不說,還挑三揀四。

  昔日宮中先生教導,糧食貴重,卻只停留在書本之上。

  真當自己去栽種,才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

  更明白農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艱辛。

  如果兩不靠,那就只能靠老天。

  旱了不行,澇了也不行,日頭太足不行,日頭太少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