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瑜 作品

第 60 章 會試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都是第一名,心裡有什麼傷害,他的心裡才受傷了。

 任何人有了他這個成績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等等……

 四個第一了,李祭酒心中狂跳。

 他挼著鬍子:“會試高手如雲,確實是慎重以待,但切記妄自菲薄。”

 李祭酒在妄自菲薄這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秦青灼拱手:“學生明白了。”

 他是一個穩健的人,會做好十足的把握上榜的。

 明南知已經和其他人聊完了,他遇見了一個在回春堂的病人聊了幾句,現下看見秦青灼和一個氣度不凡的中年男人在講話沒有貿然的上前。

 “你的夫子可在京城?”李祭酒明知故問。

 “學生是淮郡人氏,夫子在淮郡郡學教學不曾上京。”但給他佈置了課業,讓秦青灼每日都沒有閒著。

 淮郡郡學是朝廷督辦的,陸夫子去郡學還未足一年,有心無力不能跟著秦青灼上京。當初陸夫子在鄉試之前帶著秦青灼去遊學,郡學的院長已經頗有微詞了,所幸秦青灼不曾讓陸夫子失望,他奪下了淮郡的第一名。

 郡學夫子,確實也不一般。

 李祭酒心中一喜,“若是你以後有文章上的問題要問,可以來找我,我可為你指點一二。”

 看見年輕有為的書生,李祭酒不禁心裡有些難耐,要是能培養出一個正直對國家有益的人才,那一刻的成就感會讓他身心痛快。

 雖然不能做秦青灼的師父,但偶爾指點一二也是好的。

 秦青灼心中震動。

 他彎腰拱手:“學生多謝祭酒大人。”

 李祭酒嘴角含笑:“明日就上門來。”

 秦青灼:“……”

 ……

 秦青灼買了紙墨,李祭酒也沒耽誤要去買紙墨,李祭酒便讓秦青灼自行離去了。

 兩個人走出書鋪,秦青灼拿著紙墨,神色有些鬱悶。

 不過陸夫子不在,有李祭酒來指導他文章,這也是他賺了。

 希望李祭酒不要太嚴厲。

 秦青灼走在街上,殊不知有從淮郡趕赴京城的學子拿著他的試卷在街上看,一個不留神被人撞了,試卷落在地上了。

 文無塵撿起地上的試卷,“兄臺,你的試卷。”

 淮郡書生連忙拱手:“多謝兄……”臺字還沒有說出口,淮郡的書生髮現他無法把試卷拿過來,對面的文雅公子死死的抓住試卷的一角,紋絲不動。

 淮郡書生:“……”

 文無塵只是隨意的一撇,就看見了策論的幾句話,心間一動。

 “兄臺,可否讓我看看。”

 淮郡書生大方一笑:“兄臺隨意。”

 遇見好的文章,讀書人都是有些痴性的,他很理解。

 文無塵看秦青灼是如何破題的,文章流暢新穎,他看過後久久不能回神。

 “這是

 兄臺的文章嗎?()”

 不是,這是我們的解元秦青灼的試卷。?[(()”淮郡書生不敢擔這個名聲,他連忙窘迫的擺擺手:“這是我花了一兩銀子買的。”

 一兩銀子買的?!

 把自己做過的試卷用以販賣,文無塵見不得有這樣的事。

 他說:“兄臺可以轉賣給我嗎?”

 秦青灼還不知道這茬,從淮郡到京城的書生基本人手一張他的試卷,這要多虧了陸夫子,讓秦青灼做了那麼多的試卷。

 其他幾個郡的解元剛好閉關讀書了,有其他郡的書生知道淮郡的解元試卷,都覺得淮郡的解元極為張揚,還滿身的銅臭氣。

 “我倒要看看這個秦青灼有何本事,各地的俊才這麼多,我不信他在會試還能取得好成績!”

 “正是如此,我輩讀書人怎能如此輕狂。”

 “讀書人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簡直是有辱斯文!”

 有的人嘴邊這麼罵著,身體卻很誠實去找淮郡的書生借閱秦青灼做過的試卷。

 有人看了秦青灼的試卷便倒戈:“這樣好的文章該讓大家看一看,一兩銀子又不貴。”

 但還有很多人對秦青灼看不過眼。

 ……

 秦青灼回到屋子裡繼續看書,他看了一會兒書想到農具改造,他是文科生,對農具改造不在行,需要有木匠在一旁和他合計,他只有想法。

 他拿著毛筆畫了一副代耕架。代耕架是在明末發明出來的,利用槓桿原理在田地的兩頭分置一人字形木架,裝上繩索。傳聞一人一手之力,可以抵得過兩頭牛,有個致命的缺點在於需要三個人同時操作。

 秦青灼把圖紙畫出來,這畫風大概是抽象派的,比小兒塗鴉都還不如。

 算了還是改日找木匠把此物描繪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他還是拿著書本繼續看書,過了幾日,秦青灼登門拜訪李祭酒。

 有門子帶著秦青灼入內,李祭酒的府上就在同嘉街,宅內清雅素淡,待客的正堂掛著一幅山水墨畫。

 “拜見祭酒大人。”

 “起身吧。”李祭酒樂呵呵的說。

 秦青灼拿出自己做的試卷,一共有十張試卷,他的目光真誠:“請祭酒大人指點。”

 李祭酒:“……”

 李祭酒拿著其中一張試卷開始點評,秦青灼聽得很認真。李祭酒越看秦青灼的試卷,心裡越是驚訝。

 秦青灼的文章不是一成不變,反而還在穩步的上升,這很難得。

 沒準兒這個年輕人真能在會試上取得一個好成績。

 李祭酒把秦青灼的文章評價完後,已經是晌午了,他留下秦青灼一起用飯。

 “下午你與我去外邊看看吧。”李祭酒說道。

 “是,祭酒大人。”秦青灼拱手應是。

 他發現秦青灼的文章有務實之風,但還是有些小毛病。他的文筆過於犀利,這在會試考試中顯得不妙。

 () 下午李祭酒帶著秦青灼去了舉子樓。舉子樓專門承接一些好文章,其中不乏有朝中大臣做的文章,也有昔日狀元做的文章收錄其中,以供諸位學子學習。

 秦青灼到了此處,李祭酒什麼也不說,只是讓他去看。

 有一白髮老者在雅座上喝茶,見了李祭酒打了一聲招呼。

 “李大人,休沐之日不在家中休息,怎麼還惦記著來看文章?”

 “帶著一小友來看看昔日前人留下的文章。”李祭酒笑道。

 “是什麼人讓你如此費心?”

 “前幾日才認識的小友。”李祭酒不便多說。

 秦青灼看著這些文章,他心中有些感觸。他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在看來還是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在科舉一途上,有太多的人在其中創造過輝煌了。

 秦青灼收益頗豐。

 晚上他獨自走到街上,京城燭光通明,他滿眼可見挑著擔子的小販穿梭在其中,富貴華衣的人也在其中,人間匆匆,忽如遠行客。

 秦青灼突然想到了蘇軾的一句詩。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快步回到家中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明南知在回春堂幫忙回來後,他看見秦青灼已經把炭盆收拾好了,天氣漸暖,用不上炭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