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第三刀 作品

1020 孤注一擲

  王剛和梅長蘇仔細分析,覺得梁帝應該早就決定讓他繼承皇位。

  首先,皇八子太年幼,能不能活到成年,實在不好說,梁帝不可能選他。

  皇六子是惠妃之子,從小就沒表現出什麼才能,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他就是個透明人,繼位的機會也不大。

  剩下來只剩下譽王和靖王。

  一直以來,譽王深受梁帝喜愛,被譽為最像他的皇子,是最熱門人選。

  但譽王有一半滑族血統,梁帝殺母留子,就已經表明一些態度,實際上譽王從出生那天起,就已經與皇位無緣。

  梁帝看上去寵愛譽王,其實只是想利用他來平衡太子和其他皇子的勢力。

  從太子倒臺後,梁帝種種行為上看,他根本無意立譽王,否則想立早立了,也不會拖到現在。

  至於王剛這個靖王,表面上看,梁帝對以前的靖王非打即罵,輕則當場訓斥罵個狗血噴頭,重則罰跪宮中,一跪就是三天三夜,讓整個皇宮和滿朝文武都知道靖王的“脾氣臭”,是個不受皇帝待見的皇子。

  只是一個父親對孩子非打即罵,從來不意味著不愛這個孩子。

  實際上,梁帝對靖王的感情非常複雜,既有對兒子的愛,也有對臣子的欣賞和期待,還有對兒子不夠圓滑不知變通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對比其他幾位皇子,梁帝從不讓他們碰觸軍政實務,卻只讓王剛掌管兵權,實際上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說到底梁帝是個聰明的君王,知道江山交給誰更合適,所以多次給靖王立功機會,在軍方建立人脈。

  梅長蘇還分析,梁帝平常對靖王的苛責,未嘗沒有保護的意思,防止他還沒成長起來,就被有心人針對。

  可以說,王剛距離那個位子,只剩下一步之遙,只要他接下來不浪,皇位註定是他的。

  靜妃聽過王剛和梅長蘇的分析後,依然不解道:“既然如此,你們為何還要陛下秘密立儲,直接當太子不更好嗎?”

  王剛笑道:“總要給某些人一點希望,否則他怎麼敢孤注一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