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第三刀 作品

392 慘烈


                 王剛站在殘破的城牆上,看著遠方的地平線,一縷陽光已經出現在天邊,很快西夏大軍又會來攻城。

  這是王剛死守大順城的第四十六天,城中不論老幼尊卑,全都身心俱疲,滿腔恐懼。

  兩個月前,西夏皇帝李諒祚親率二十萬大軍,繞過三川直奔慶州,短短七日連下三城,直奔大順城。

  王剛帶領一萬將士支援大順城,與城中守將張玉匯合,共同守城。

  張玉和王剛的意見一致,西夏兵鋒太盛,大順城這點兵力只能死守。

  王剛對於守城並不擅長,就把一萬將士交給張玉統領,自己則做後援工作,安撫城中百姓。

  李諒祚率軍攻城後,立刻發現大順城是個難啃的骨頭,張玉守城確實是把好手。

  王剛在後面動員百姓,準備許多守城器械,還讓青壯年熬煮熱油,婦女幫忙製作箭失。

  西夏大軍攻城十日,非但沒拿下大順城,自己還損失慘重。

  李諒祚不甘心,就讓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自己帶領十萬人繼續攻城。

  另外十萬人則繞過大順城,攻擊慶州其他城池。

  就是這十萬夏軍,讓王剛感受到了死亡的味道。

  王剛輪迴幾世,還是第一次面對真正的戰爭。

  之前在江西剿匪,王剛打的多是土匪,非正規軍,與彪悍的西夏軍隊根本不能比。

  王剛雖然在後方支援,可也學到不少東西。

  當初他和英國公約好,死守慶州一個月,英國公從側翼偷襲西夏軍。

  可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軍情一天一個樣。

  英國公並沒有遵守一月之約,王剛現在甚至都聯繫不到他。

  古代戰場沒有電報,通信非常麻煩。

  四十天前,張玉守城時不幸被流失射中,重傷倒地,再也無法履行守城之責。

  王剛只能擔起擔子,親自到城頭督戰,帶領剩餘將士抵抗西夏軍。

  這四十來天,西夏軍在城頭下留了最少五千具屍體。

  大順城的情況也不好,要不是王剛帶來的一萬軍隊,城池早就被攻破了。

  今天是王剛守城的第四十六天,城裡的守城物資已經用的差不多,將士損傷也非常嚴重,幾乎一半人無法再戰鬥。

  王剛看不到西夏有退軍的意向。

  最多三天,大順城就要守不住,王剛已經做好了死戰準備。

  不是他不想獨自離開,而是不能。

  大宋絕不會饒恕一個棄城逃跑的知府。

  王剛一個人無所謂,可他父母妻子親人全在汴梁。

  他固然跑的掉,可親人怎麼辦。

  死亡對王剛來說不過是另一個開始,可對海朝雲,盛老太太那些人來說,死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