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第三刀 作品

197 理念差異

  “我就是因為小時候上過補習班,才理解孩子的辛苦。”張雪兒說道。

  王剛搖頭道:“我只知道一句話,要想人前顯貴,必須人後受罪。

  若是小時候受不了學習的苦,長大後也未必能適應社會的苦。”

  王剛嘆道:“我做為家長,除了要保護孩子,還要為孩子的前途考慮,我難道不希望子悠有個快樂的童年嗎?

  可我真的放手不管孩子,任由他自己發展,才是真的害了他。”

  張雪兒的教學理念過於理想化,不是說不好,而是不太現實。

  理想化的教育,映照到殘酷的現實,最後矛盾的受害者還是孩子。

  王剛始終認為,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必須認真照顧,這種照顧不僅來自生活上,還有三觀的樹立,性格的培養,甚至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尤其是顏子悠,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個富三代,王剛要是不嚴加管教,很可能把他培養成敗家子,那才是真害了他一輩子。

  現在讓他補習,除了是為學習,更要他明白,這個世界的任何東西,都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

  你要想獲得好成績,就只能努力學習,課堂上學不好,就需要課後補習。

  當然了,王剛不像田雨嵐,始終會把握一個度。

  田雨嵐之所以把兒子逼瘋,說到底還是對顏子悠要求太高,非要他爭第一,以至於補習上癮,對成績分數過於看重。

  王剛讓顏子悠補習,不是要他考高分,而是要他明白,努力付出的道理,他哪怕沒考好也沒關係。

  但是王剛絕對接受不了,孩子不努力,放棄學習,甚至把玩樂當做理所當然。

  就像夏歡歡一樣。

  王剛和張雪兒在樓下討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王剛也不想和張雪兒再爭論下去。

  “張老師,我很開心您對子悠的關心,不過兒子是我的,我還是希望按照我的方式培養。”王剛最後說道。

  張雪兒咬咬牙,似乎很不甘心。

  王剛再說道:“我也勸您不要再幹涉鍾老師辦補習班,他這麼做,始終都是為了你們的將來。”

  張雪兒生氣道:“我和鍾老師的事,也不需要你來管。”

  王剛有些詫異,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張雪兒發火。

  張雪兒最後還是沒去找鍾益,開著車離開了。

  九點鐘的時候,王剛看時間差不多,就去接兒子,路上還碰到幾個學生家長,點頭打了招呼。

  王剛接到兒子,向鍾益道了聲謝,然後就開車回家。

  顏子悠在鍾益那裡,已經把作業全部做完,不懂的題鍾益也輔導過,王剛就讓兒子玩一會。

  不管學習還是工作,勞逸結合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