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我成了市委書記的女婿 作品

第206章 匕首上的蛛絲馬跡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大型鍛刀廠肯定不會鍛造這種玩意兒,因為沒有經濟效益。

  大馬士革這種鍛造工藝,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品,不實用。

  有人甚至一直懷疑鬼佬搞大馬士革純粹就是受了刺激,沒文化積累還想附庸風雅給自己整點成體系、有文化底蘊的東西。

  因為現代大馬士革這種玩意兒,有點不倫不類。

  不僅如此,現代日本廚刀也愛整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過去日本刀工藝裡被淘汰掉的華而不實的花活,比如燒刃的時候畫朵花或者月牙啥的。

  搞這樣一把匕首,甚至用真皮皮革裝訂刀柄,基本上都是有錢人定做來玩的。

  主要突顯一個逼格,顯得和別人不一樣。

  就好像有人用黃金打造手槍和用鑽石鑲嵌車子一個道理。

  所以說,這樣一來其實就很好查。

  再不行直接登報發佈,將這把刀圖片發出去,在新聞上發出協查通告,這把刀的失主見到了,肯定會來聯繫支隊提供線索。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刀是一把半成品,就差最後的酸浸處理。

  刀片先裝刀柄,後酸浸的步奏,葉默猜測一可能是為了趕工交貨,二是擔心裝刀柄時候不小心破壞了刀面。

  很快,辦案人員開始在公安系統裡篩查關於這類報警案。

  這麼昂貴的物品丟失,基本上都要報案。

  而且價格這麼貴,也已經達到了立案標準。

  只要立案全國公安系統就開始聯網,所以是不難查到的。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訂做的工藝品,一般來說都要收定金,到了日期你交不了貨,你要賠償損失。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當事人百分百會報警,不然這個損失自己無法承受。

  果然,辦案人員很快就在系統裡查到了一起相似的報警案件。

  時間正好是2004年3月份,和王明江案時間對的上。

  報警人叫張鐵華,是安慶市井口鎮鐵匠鋪的鐵匠。

  店鋪經營打鋤頭,打鐮刀,菜刀補鍋等業務。

  打造這種匕首,刀劍等是要進行備案的。

  當然,他要是偷偷的打,偷偷的賣,你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