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

 拿到劇本後的第三天。

 孔超約著兩名主演開了一個線上會議。

 參會的除了樂言、樂言團隊、畢夏和畢夏團隊外,還有一個陌生號碼。

 導演孔超先大致講述了劇本的創作背景和故事走向:

 “明年是香江迴歸祖國30週年,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官方慶祝活動,文化事業也要積極響應號召,《甜蜜蜜》講述從內地來香江討生活的黎小軍和李翹在香江打拼、惺惺相惜的故事,整部電視劇會橫跨30年,用異鄉人的視角描述他們眼中香江迴歸後的30年沉浮變化。”

 “由於題材迎合了時代主題,我們得到了內地和香江政府很多部門的大力支持,除了有幸能登陸央視平臺播出外,也會在香江當地同步播出.”

 沒錯,這部讓樂言倍感意外的電視劇叫《甜蜜蜜》。

 而在前一世,《甜蜜蜜》是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

 樂言不禁納悶,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竟然會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

 很快,孔超解開了樂言心中的疑惑。

 介紹完創作背景和故事梗概後,孔超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這是一部非常有挑戰性的電視劇,演員需要從十幾歲演到四十多歲,對製作團隊來說它同樣具有挑戰性,因為其現實主義主題的影響,處理故事要更加含蓄和內斂,為了應對接下來的挑戰,我們邀請到了著名電影導演蘇天做這個項目的監製。”

 “蘇導的團隊在劇本創作階段就介入了,對這個項目非常熟悉,等他結束電影拍攝會馬上投入到這個項目當中來,我和蘇導針對這個項目做過多輪深入探討,我們希望整部電視劇的質感貼近於電影,走小而精的路線,預計成片集數不會超過20集。”

 蘇天是商業導演出身,他擅長讓觀眾的腎上腺激素持續保持在分泌狀態,但篇幅太長的內容必然會冗長繁複,所以他建議電視劇的體量小一些,這樣他的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了。

 在電視劇通則四五十集盛行的年代,集數少代表播出時間短,因此大部分電視劇習慣把集數拉長打持久戰,但孔超恰恰和其他電視劇導演相反。

 他認為篇幅並不是取勝的關鍵,故事講好、講完整才是最重要的,沒有邏輯的充集數並不可取。

 孔超之前指導的幾部電視劇集數都很短,《最好的他們》24集,而他的處女作只有10集。

 蘇天和孔超的意見不謀而合,將《甜蜜蜜》定位成一部區別於市面上其他競品的高質量短篇電視劇,劇本設計也是一點水沒加,主線連貫、一氣呵成。

 聽到電視劇的集數連20集都沒到,畢夏失望的問:

 “那入組時間是不是也要減少?”

 畢夏最喜歡在劇組待著,因為有人陪她玩。

 如果不在組,她就要去學校上課,雖然也能玩,但玩的不塌實,也不爽啊。

 參會後一直沒有說過話的陌生號碼取消了靜音,裡面傳出蘇天熟悉的聲音:

 “雖然集數少,但質量高.你們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部電視劇,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部篇幅很長的電影,我還怕3個月時間不夠呢。”

 蘇天介入後,《甜蜜蜜》從拍攝方式到呈現方式都會向電影化靠攏。

 一部120分鐘的電影還要拍2個月呢,一部1200分鐘的電影三個月拍完,算算時間非常非常緊了。

 孔超笑著說:

 “蘇導、樂言,你們快點結束吧,大家都等著你們呢。”

 樂言開線上會的時候,李亦然也在旁邊聽著。

 這幾天樂言就要出組了,來的時候是她親自送的,走的時候必然要來接啊。

 會議結束後,她好奇的問:

 “你笑什麼?”

 自打孔超宣佈蘇天加入做監製,樂言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你這麼喜歡這個導演嗎?

 能開心成這樣?

 樂言興奮的說:

 “孔導擅長做內容,蘇導擅長做營銷,他們兩個合作,我當然開心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樂言耳邊說,他和畢夏是王炸組合。

 但參加完這個會後,樂言認為真正的王炸組合出現了。

 因為是現實主義題材,內容內斂且沉重,平心而論並不適合習慣於拍商業電影的蘇天,但這個題材很適合在都市領域紮根多年的孔超。

 合作《最好的他們》時,樂言就發現孔超是一個非常看重人物邏輯、性格塑造和故事完整性的導演,雖然為了上央視被迫蓋了一個香江迴歸的帽子,但他相信孔超的實力絕對可以把兩個打工人的內心掙扎、感悟和互相救贖感拍出來。

 從內容上看這部電視劇不適合蘇天,但蘇天的加入給這部電視劇補齊了最大的短板。

 前一段時間,令樂言左右為難的問題是要大眾知名度還是要網絡聲量,那個時候每個人都言之鑿鑿的說,這兩者不可兼得,必須做一個取捨。

 但蘇天

最擅長的就是營銷和製造話題度

 蘇天從劇本創作階段就開始介入項目,代表他在整部電視劇裡埋下了無數待爆的種子,很可能劇本創作階段他就開始思考明年電視劇上線時要如何營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