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我養你啊

 簽約藝人隸屬於藝人經紀部的工作範疇,季學禮接到任務後,沒有急於去聯繫張妍或者李亦然本人,而是先來藍城找樂言。

 他親眼見識過樂言在家裡的地位是何等的高.這次談判的關鍵人物,一定是李亦然的心肝寶貝樂言同志。

 “啊?”樂言兩個眉毛擰成一團,“很難。”

 李亦然出道以來,一直以個人的形式活動。

 她脾氣太直,太有主意,又不習慣被管束。

 要簽約公司早就簽了.

 “我可以提議讓她和巨星綁定得緊密一些,但簽約.還是算了吧?”樂言為難的說。

 他身邊,季學禮胸有成竹的嘿嘿笑了兩聲:

 “別啊,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

 得知李亦然在藍城,季學禮馬上聯繫了她的經紀人張妍。

 這幾個人都是老朋友,逢年過節經常在一起吃飯,正好好幾個月沒見,甚是想念,當晚就聚到了一起。

 因為有正事要談,季學禮拒絕了出去吃飯的提議,在酒店房間點了滿滿兩桌子藍城特色海鮮。

 他一點彎沒拐彎,張妍屁股還沒坐穩,就開始說正事了。

 一段長達二十分鐘的單口相聲之後,季學禮喝了一口水:

 “葉總說了,只要亦然同意加入巨星這個大家庭,我們會為她舉辦一場堪比頒獎典禮的盛大簽約儀式,到場嘉賓比《好歌曲》請去的明星還要多、量級還要高;而且葉總讓我轉達,與巨星攜手不會改變你們現在的工作狀態,妍姐依然是你的經紀人,團隊裡的小朋友也依然能為你工作,公司不會干預你的任何工作選擇和方向,包括分成協議等等全都不存在,你一分錢不會少賺,卻多了一個可以為你服務的公司。”

 張妍嘆了一口氣,偷偷看向正在給樂言扒蝦、面色平靜的李亦然。

 出道以來,想要簽約李亦然的娛樂公司比比皆是,近期更是來到了一個高峰,其中不乏像巨星這樣,只想要李亦然的名,連分成都不要的‘慈善家’。

 但李亦然對這件事的態度非常堅決,從來沒有動搖過。

 她不想被任何人壓著,即使是掛名的也不可以。

 簽約進娛樂公司這種事在她身上絕不可能發生。

 之前她還是個普通歌手時不可能,現在她已成長成巨星了,就更不可能了。

 “說完了?”李亦然見季學禮停下來,摘掉手套,把滿滿一碗剝好的蝦放到樂言面前,“說完了趕緊吃飯吧,海鮮涼了影響口感。”

 樂言默默對季學禮搖了搖頭。

 別說了.

 沒戲的兄弟!

 “哎呀,吃海鮮得配酒,我特地拿了兩瓶好酒!”張妍怕氣氛尬住,趕緊起了一個新話題。

 酒拿回來,季學禮主動搶了過來,帶著笑幫李亦然斟滿:

 “葉總還給了第二個合作方案。”

 李亦然把一盤花螺拿到面前,戴上手套後低頭說:

 “行,您說。”

 你說你的,我剝我的。

 季學禮給張妍斟滿酒,又給自己斟滿,最後象徵性的在樂言杯子裡滴答了兩滴。

 “我不喝,別浪費。”樂言伸手阻攔。

 這酒老貴貴了,你們喝吧!

 季學禮對他擺了擺手,放下酒瓶子對李亦然說:

 “你可以簽約進樂言的工作室。”

 樂言一個不留神把那兩滴酒碰撒了。

 季學禮扶起杯子,又給樂言倒了兩滴,再次看向李亦然:

 “巨星只能有一個獨立工作室,如果再開一個口子會影響樂言在巨星的地位,你如果不想進總公司,願意籤進樂言的工作室嗎?”

 巨星成立十幾年,今年第一次出現藝人的獨立工作室。

 正是因為這個舉動和樂言的股東身份,讓他坐穩了巨星太子爺的寶座。

 葉新純招攬李亦然的態度非常誠懇,但無法像對待樂言那樣賭上巨星未來的命運。

 畢竟一個是親兒子,一個是兒媳婦.

 而且如果李亦然再弄一個獨立的工作室,公司會亂的,藝人們有點什麼成績就想著獨立出去,那樂言的特殊還怎麼彰顯出來呢?

 簽約進樂言工作室既可以對外宣稱李亦然與巨星攜手的消息,又可以解決李亦然不希望頭上有人的難題。

 你倆是奔著結婚去的,樂言在你頭上壓著也介意嗎?

 不等李亦然出聲,樂言先開口了:

 “我那是獨立工作室,怎麼可以簽約進別人?”

 難道要改成李亦然&樂言工作室?

 不行

 我要做一番!

 是樂言&李亦然工作室!

 “這些都是小問題,好解決。”季學禮看著李亦然真誠的說,“給你開出的一切條件都不改變,你簽到樂言那裡,可以嗎?”

 事實上,如果李亦然簽約進樂言的工作室,對季學禮沒有任何好處,也和他沒有關係了。

 但季學禮知道,想要在巨星從‘季總監’爬升到‘季總’需要功勞,而且是巨大的功勞。

 樂言從藝人經紀部離開,代表他不能再在樂言身上撈功勞了。

 他現在急需要其他立功的機會,所以即使李亦然去樂言工作室和他沒有關係,他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把葉新純交代的這件事辦好,辦得漂亮。

 李亦然看著桌面的某個位置,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季學禮對樂言投去一個歉意的笑容,扭頭再次勸解李亦然:

 “你如果簽約去了樂言的工作室,你就是工作室的老闆娘,樂言的錢、不動產、各種收入你都能名正言順的攥在手裡。”

 季學禮忽視掉樂言那瞪得越來越大的眼睛,語重心長的繼續對李亦然說:

 “弟妹,哥是過來人,聽哥哥一句勸,你必須得掌握住對方的經濟命脈,這是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