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太子爺出征

 葉新純要親自把關樂言專輯mv的腳本,拍攝完的成片當然也要讓她過目。 

 前幾個片子,她都是一遍過,過程中偶爾提一提小意見。 

 但到了《依然愛你》的mv,她一連看了五遍,現在又點向‘重播’按鈕了。 

 “這就是最後加進去的那首歌?”她問坐在對面,緊張等待反饋的季學禮。 

 在新專輯官宣前不久,專輯內的歌曲數從9首增加到了10首。 

 季學禮給到的解釋是,樂言又創作出了一首不錯的歌,他本人強烈要求加進去一起發了。 

 多首歌是好事,葉新純肯定不會阻攔,只是提醒季學禮時間緊,腳本創作進度要把控好,別拖累了節奏,誰料季學禮說最後一首歌的mv樂言想要自己弄. 

 其他九首歌的腳本葉新純都見過,拿到成片後她發現惟一沒有印象的mv,居然是整張專輯裡最有意思的一支。 

 季學禮實事求是的說: 

 “對,是這首,樂言說在工作室錄歌時的攝像機給了他啟發,想把這首歌的mv拍成記錄的形式。” 

 《依然愛你》mv使用的是拍攝《你是我心愛的一首》mv那天,全程跟拍樂言和李亦然攝像機裡的素材。 

 畫面樸素簡潔,非常日常,但卻利用後期剪輯手段,拼湊成了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 

 所以樂言才會跟李亦然說,這一天出了兩首mv。 

 “有意思。”葉新純看著屏幕上還在播放的mv畫面,笑著問,“這劇情是樂言策劃的嗎?還是李亦然策劃的?” 

 mv裡有兩個人坐在車上甜蜜依偎的畫面。 

 有在棚裡追跑打鬧的畫面。 

 有在休息室互相餵飯的畫面。 

 還有李亦然掛在樂言脖子上轉圈的畫面。 

 幾乎每一幀都在‘秀恩愛’。 

 整個mv含糖量之高,讓葉新純的嘴角從來沒有放下來過。 

 可想而知粉絲們看到這些內容會嗨成什麼樣子,這mv完全戳在了他們的心巴上. 

 季學禮尷尬的笑了兩聲: 

 “沒人策劃.這就是他們倆平時的樣子。” 

 “沒人策劃?”葉新純抬眉,好奇的問對面的季學禮,“真實記錄?” 

 季學禮點點頭: 

 “真實記錄,他們每天都這樣相處。” 

 不相信吧? 

 他之前也不信。 

 但在李亦然工作室待一天就信了。 

 普普通通的一天,記錄下來跟按腳本演出來似的。 

 人倆感情就是那麼好. 

 他有些擔憂的問老闆: 

 “會不會太甜膩了?” 

 樂言和李亦然還沒官宣戀情呢,這麼直接的暴露沒問題吧? 

 葉新純明白季學禮在擔心什麼,笑著搖了搖頭: 

 “越是撲朔迷離,越是能吸引目光,而且這內容是樂言想要的不是嗎?” 

 樂言喜歡,她就沒有意見。 

 樂言的火從數字層面顯現在粉絲總數、全網聲量、討論度和國民認知度等維度。 

 而從葉新純的層面考量,樂言的火帶來了更多深次的東西。 

 首先,從錢上看,樂言進入到了商務回饋期。 

 當了半年賠錢貨的樂言,終於擁有了賺錢的本事。 

 近期,報到她這裡的品牌商務邀約超過10個,客戶們給樂言的代言報價從之前的3個月/120萬,漲到3個月/350萬或者半年/500萬,單次合作價格80-100萬/天。 

 單次合作是指不給任何title,一錘子買賣,也不會籤排他協議。 

 很可能一個藝人今天去了A口紅牌子的直播間帶貨,明天你又見他出現在和A有競爭關係的B品牌直播間裡。 

 代言合作,除了要給正式的各種代言身份外,客戶可以利用明星的形象、聲音、名字做背書和引導購買行為,而且明星要在代言期限內排他有競爭關係的所有品牌。 

 越是頭部明星越不會合作短期代言,更不會接單次商務,因為頻繁更換商務合作品牌會顯得藝人的地位不夠穩定。 

 如果客戶對藝人有信心,肯定要拉長合作期限,因為代言時間越長均價越低,也能更牢固的和藝人綁定上,這才能起到背書的作用。 

 像葛曼這個級別的影后,代言都是2年起籤,其他合作形式更是免談。 

 男明星的代言費用普遍比女明星高一些,因為男明星的粉絲中女性佔比更高,她們更瘋狂,也更捨得花錢。 

 舉一個例子,李亦然算是頭部一線女明星,她的年代費用區間是1000-1200萬/年,但若是跟她相同量級的男明星,價格還可以再向上浮動200-400萬。 

 而若是到了頂流男藝人級別,奢侈品外的代言至少1500萬/年起,2000萬/年也屬於正常,波動取決於牌子是國際還是國內,產品線是否足夠好,品類競爭是否強等因素。 

 葉新純告訴季學禮,樂言要走精品路線,只接受年度代言合作,不接受短代也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報價是800萬/年。 

 800萬/年的價格在業內超過了大部分二線男明星,但距離一線男明星還有不小的一截。 

 沒想到這個價格報出去後,有6個客戶馬上同意了合作,也就是說,近期樂言給公司帶來了4800萬的稅前流水。 

 因為接受報價的客戶太多,而且後續來諮詢的客戶絡繹不絕,葉新純已經在評估要給樂言定一個更高的代言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