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要命的宣傳

 我可真聰明啊,拍青春校園劇,就要了解青春的校園。 

 80一天的大學生太香了。 

 又聽話,事兒又少,讓幹什麼幹什麼.果然最好的用的是廉價勞動力。 

 正在他沾沾自喜的時候,負責宣傳的小夥伴火急火燎的找到他: 

 “出事了!導演,出大事了!” 

 “什麼大事兒?藝人出負面了?”孔超嚇得魂兒都沒了。 

 唐博宇亂搞被拍到了是不是?! 

 宣傳擺了擺手,焦急的說: 

 “咱們找的那些大學生不幹了。” 

 “動動手指頭一天賺80的活兒都不幹?上哪兒找這麼好的待遇去?”孔超也急了。 

 宣傳手機,指著屏幕上和大學生的聊天記錄給孔超解釋: 

 “這些大學生說一天幾萬條帖子和微博只靠他們十幾個人回,手都複製粘貼出腱鞘炎了,說我們是資本家!” 

 “什麼?”孔超搶過手機,“一天幾萬條帖子?” 

 怎麼可能那麼多? 

 之前一天能出幾百個新的就算不錯了. 

 樂言獲得提名的消息是在2月底得到的。 

 那之後的一週多,除了京影內部,和一些專業論壇專業博主討論,大部分娛樂資訊類平臺和媒體都沒有跟進報道。 

 只是提名得不得獎還不一定呢,而且距離頒獎典禮還有很久,不值得寫。 

 寫李亦然素顏出街都比這個報道有流量。 

 但從三月中旬的某一天開始,樂言獲得獅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的消息突然在全網爆炸開來。 

 線上媒體、社交網站,線下紙媒、報刊雜誌,流媒體、短視頻網站只要和娛樂沾邊的渠道,都在大量報道這個內容。 

 原先只是京影的看門大爺知道樂言4月底要去獅城走紅毯,現在連鄧雪峰家樓下的看門大爺都知道樂言要去了。 

 鄧雪峰拿著破舊的公文包進入小區,看到門口大爺手上拿著的報紙上有一個巨大的樂言彩色照片,上面顯目的標題是——樂言,一個被低估的新人演員。 

 他看了一眼便別過去頭不再多看。 

 樂言是憑藉《偽裝者》獲得提名的,鄧雪峰全程參與了樂言的人物創作歷程和現場拍攝,樂言當時的表現有多好他非常清楚。 

 不能膚淺的說是替樂言驕傲應該說是特別的替樂言驕傲。 

 樂言果然是他這輩子最好的‘作品’! 

 鄧雪峰恨不得向全世界宣佈,這個被低估的年輕演員是他鄧雪峰的學生。 

 正開心的哼著小曲,手機一陣震動,拿起來一看又是彭一偉那個討厭的人。 

 彭一偉:「我剛剛參加完一個媒體採訪,媒體讓我預估樂言能否獲獎,我說肯定能,因為他比他老師鄧雪峰強,他至少敢演,他老師鄧雪峰已經不敢演了。」 

 彭一偉:「對了,你拿過國際獎項嗎?」 

 彭一偉:「你上次獲獎是多少年前來著?」 

 鄧雪峰笑著把手機塞回到口袋裡。 

 彭一偉這些小伎倆已經無法勾起他內心的波動了。 

 戲他肯定會繼續拍的.但要找一個合適的契機。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讓樂言被認可,這個認可不是外部而是學校內部。 

 隨著近一段時間樂言的熱度火速攀升,大三大四學生對樂言演技的質疑聲音越來越大,每天表演教室門口都有人圍觀。 

 其他老師聽到這事無非笑一笑,評價一句‘太無聊了’。 

 但樂言是鄧雪峰最得意的弟子.你質疑樂言就是在質疑我鄧雪峰! 

 介於身份他無法替樂言說什麼,不過這個想法已經在他心裡深深的紮根了。 

 如何做能讓那些高年級學生閉嘴,且又能合理的替樂言撐腰呢? 

 轉天,表演課上。 

 “最近聽很多老師說,你們當中的很多人都開始接觸廣告或者短片了,這兩種形式承載力小,對於現階段的你們來說可以輕鬆應對,但輕鬆應對不代表可以正確應對。” 

 教室裡的同學們緊張起來。 

 鄧雪峰一直不支持學生外出拍戲,難道現在連廣告和短片也管了? 

 鄧雪峰端起他的破茶缸子,繼續說: 

 “下週五晚上我在表演系大教室有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表演與實踐的關聯性,講的時候需要一些案例,我點名的人都準備一下,到時候會根據課題內容點評並指導。” 

 鄧雪峰每個月都會有公開課。 

 他的公開課從來是座無虛席,不只是高年級的學生,連其他系的學生都會去聽。 

 同學們馬上興奮起來。 

 在鄧老師的公開課上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這不是一個絕好的宣傳機會? 

 而且還有點評的環節,天大的好消息! 

 去啊,都給我去! 

 無數同學舉手報名,但這裡面並不包含樂言。 

 鄧雪峰要急死了。 

 你幹啥呢? 

 我這課題都是為你臨時改的! 

 樂言腦袋又扎褲襠裡了。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在葉新純不要命的宣傳預算砸下去後,最近這段時間樂言的風頭太盛了。 

 出道半年,熱度從來沒有這麼高過. 

 在學校被圍堵,在廁所被圍觀,連外賣小哥都不止一次把他認出來。 

 他現在儘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出現,還是低調些為好。 

 只不過天不遂人願,那麼多人舉手鄧雪峰視而不見,他第一個點的就是‘樂言’。 

 樂言縮了下脖子,做最後的努力: 

 “抱歉老師,我沒有拍過廣告和短片,其他作品也還沒有上映沒辦法帶著案例讓您點評。” 

 鄧雪峰剛要發難,周圍七嘴八舌的聲音先把樂言埋沒了。 

 “你怎麼會沒有作品?《最好的他們》下週就播出了,下週五你帶著它去啊。” 

 “《最好的他們》,3月28日晚,小鳥視頻與你不見不散,宣傳語我倒背如流。” 

 “你們這劇組真牛逼,在哪兒都能看見它的宣傳,無處不在,這是花了多少錢?” 

 樂言不敢置信的看著左右的同學。 

 我們那個小成本電視劇這麼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