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樂言領域,開!

 後臺。

 樂言、孫思浩和周子涵在舞臺邊備場。

 三個人神色各異,心情也各不相同。

 樂言在之前的表演中‘刷’夠了分,觀眾的掌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他輕鬆極了,沒有任何負擔。

 雖然鴻門宴這場戲很重要,但他在後半段才有臺詞,跟著其他演員的節奏正常進就行。

 方子涵是三人中壓力最大的。

 靜戲非常顯基本功,對手樂言和孫思浩的專業課能力都在他之上,如果表現不好會非常明顯。

 而且這場戲他的臺詞非常多前後一起有三頁多。

 各種原因積攢到一起,方子涵現在比最開始上臺時還要緊張,手心裡全都是汗。

 已經要上場了,他還在背臺詞,生怕忘了。

 方子涵身邊,孫思浩人完全木了,和開場時那個意氣風發的他判若兩人。

 開場時他想的是如何能搶盡風頭,現在他只想趕緊結束這場噩夢。

 今天簡直是他的苦難日!

 這場備受老師們關注的戲份,在三位演員完全不同的三種狀態中開始。

 張麻子、黃四郎和湯師爺圍著一張木桌子,開始了鴻門宴的表演。

 但臺下的老師們很快發現,這場戲演得越來越奇怪。

 前十幾句對話在張麻子和黃四郎之間進行,他們每句對話中間都會有一個小空拍,完全不連貫。

 彩排的時候從來沒發生過這個現象.怎麼回事?

 “方子涵和孫思浩怎麼了?”臺詞老師問旁邊的形體老師。

 形體老師眉毛皺成一個八字:

 “孫思浩的狀態太散了,根本不在人物裡。”

 孫思浩今天的失誤太多了。

 這是自暴自棄了?

 臺詞老師也皺起眉頭:

 “但方子涵不應該啊,他怎麼演得這麼拖沓?”

 方子涵不算是年級裡底子好的學生,也不算是聰明的學生,但他的態度端正,也有上進心,最主要的是能吃苦。

 即使這場戲有很大的臺詞壓力,也不該演成這樣吧?

 就在倆人冥思苦想找不到原因時,鄧雪峰一語道破其中關鍵:

 “方子涵的能力不夠撐起黃四郎這個人物,之前出場的幾幕都是大群戲,一群同學在臺上亂亂哄哄的,很好糊弄過去。他的表現和彩排比沒有差太多,是因為跟他對戲的孫思浩表現變差了,沒有人幫他帶節奏,缺點暴露出來了。”

 方子涵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排到年級男生的前三,是因為人氣才給了他黃四郎的角色。

 他表演不連貫,念臺詞拖沓,接戲慢等節奏問題鄧雪峰一早就知道。

 武戲講究動作的節奏。

 文戲講究臺詞的節奏。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才能把臺詞的節奏帶起來。

 孫思浩比方子涵能力強,所以這一幕前半程是張麻子負責帶節奏。

 但現在的孫思浩被樂言誅了心,實力大打折扣,完全起不到帶節奏的作用,方子涵的實力又帶不起來節奏,倆人一個拖一個,節奏越來越慢。

 節奏起來了,戲才能好看。

 節奏亂了、慢了,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像老太太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不多時,臺下開始出現微小的聊天聲。

 這是觀眾們精神不集中的信號,證明臺上的表演已經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了。

 鄧雪峰曾經說過。

 臺下有觀眾,演員會控制不住的去觀察觀眾的反應。

 如果觀眾們愛看,演員的情緒會高漲起來,越演越激動。

 如果觀眾們開始分散注意力,甚至聊天,那臺上的演員心會被分走一大半,本就表演的磕磕絆絆的方子涵和孫思浩節奏更亂了。

 原先兩人對話之間只有一個小小的空拍,現在空拍的間隙越來越長,都開始讓臺下的觀眾們懷疑這倆演員是忘詞了嗎?

 “這可怎麼辦?後面還有好長的對話呢!”

 臺詞老師開始著急了,這場戲的篇幅非常長,這還不到一半觀眾就看不進去了,後面那大半段下面要亂成什麼樣?

 鄧雪峰無奈的搖頭:

 “節奏出問題很難自己調整,這東西很抽象,臺詞也沒念錯,情緒看起來也對,他們可能都反應不出來問題出在哪兒。”

 很多專業老師都會用‘表演節奏好’來誇讚一個演員。

 而且很多站在金字塔尖的演員都有特屬於自己的表演節奏。

 無論是誰和ta搭戲,都會進入ta的節奏中,跟有個領域似的。

 節奏似乎是一種天賦和天分。

 既然和天賦扯上了關係,演員表演節奏不好想要修正也很難,更不用說在短短的一場戲中突然調整過來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幾位任課老師交頭接耳時,坐在第一排最中間的系領導和學校領導也在交頭接耳。

 觀眾們的說話聲越來越大,他們也發現了舞臺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