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保險起效了

 桌旁坐著兩男一女,其中一男一女手持紅酒杯正在隨著耳邊的《送別》歌聲激情演唱。 

 葉新純前傾了下身子,想要看的更真切。 

 不是說第一幕有樂言嗎? 

 她只認出了那個女演員是畢夏,樂言在哪兒呢? 

 雖然安慰樂言別緊張,但李亦然的緊張程度絲毫不比樂言差。 

 樂言身上最大的優勢就是顏值,但這次年級大戲樂言把顏值全部摒棄掉。 

 相較於十分鐘前見面時的樣子,手持紅酒杯的樂言換上了戲服,一套淺白色馬褂,外面配了一件翠綠色的馬甲,打扮的像是個暴發戶土財主。 

 配合上他的中分發型和猥瑣小鬍子,若不是之前見過這個造型,即使是枕邊人李亦然都無法通過外形認出他。 

 而且樂言的嗓音也變了,比平時更加‘尖銳’和‘高亢’,帶著一股子不正經的味道,雖然他在刻意往‘不好聽’唱,但歌聲和這身行頭配在一起,居然莫名覺得很搭。 

 舞臺上的馬邦德眉飛色舞的唱著歌,他時而指揮兩下,時而高舉酒杯大笑。 

 在他的襯托下,臺上的另外兩個演員就顯得‘拘謹’了。 

 雖然也在唱歌,但畢夏的歌聲完全不如樂言‘抓耳’,她的肢體動作和樂言比起來也不夠‘大膽’和‘舒展’。 

 另一個男演員表現的更平了,他全程鼓掌叫好,雖然表演的很賣力,但是吸引不住觀眾的目光。 

 大幕拉後的這五秒鐘,樂言的歌聲和肢體動作都做到了碾壓式的‘吸睛’。 

 他在臺上太扎眼了! 

 李亦然雙手合十放於嘴邊: 

 “你一定可以的” 

 李亦然再緊張也沒有鄧雪峰緊張。 

 這次年級大戲既是學生們這半年的階段性彙報,也是鄧雪峰的工作展示。 

 學生們表演不好,同樣代表他教的不好。 

 如果放在一個月前,鄧雪峰根本不會緊張。 

 他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很有信心。 

 但是因為臺下這的三千多名觀眾現在鄧雪峰心裡沒有底了。 

 知識能教,技巧能練,唯獨演員的心理是他無法幫上忙的地方。 

 可以說坐在臺下的鄧雪峰比臺上的學生們還緊張。 

 他難受啊! 

 有勁兒使不上只能乾著急! 

 雖然事先全年級組的老師都做好了學生們表演大打折扣的心理準備,但好強的鄧雪峰還是希望孩子們能頂住這個壓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和能力。 

 緊張的情緒固然難克服但他在臺上也埋了保險。 

 這個保險如果能起到作用,結果真的不好說。 

 學生們演繹哪個角色,是由全年級組老師一起決定的,鄧雪峰之前說過,能力一般的學生分配底色相同的角色,能力好的學生才給有挑戰性的角色。 

 既然是跟著底色走,能力一般的那批學生很好分,不到半小時就分完了。 

 但決定能力優秀的學生挑戰哪個角色時,年級組的老師們產生了很大的分析,尤其是給樂言定人物時。 

 “雖然張麻子、黃四郎和湯師爺戲份都很重,但張麻子是劇中相對最正的人物,應該把這個人物給年級裡最好的學生。” 

 “樂言的能力在一年級裡是最厲害的,他應該拿到這個核心人物。” 

 “老鄧,你怎麼不說話?不同意把這個人物給樂言嗎?” 

 鄧雪峰在老師中的話語權最重,雖然其他老師已經統一了戰線,但鄧雪峰沒說話這件事還不算定。 

 大家都發言完畢後,他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 

 “張麻子是很核心,但他的表演難度在三人組裡並不是最高的。” 

 其他老師點點頭,這個人物很簡單,土匪套一層縣長的皮,研究透表裡兩層人物邏輯後,表演時絲滑的切換兩種不同狀態是唯一的難點。 

 鄧雪峰繼續解釋: 

 “正直的角色給好學生固然是一種選擇邏輯,但優秀的學生不該接受更大的挑戰嗎?” 

 聽到這話,辦公室其他老師們憋著笑互相看了看。 

 他們給學生們定角色的時間是12月,那個時候樂言還在《最好的他們》劇組拍戲,並且和鄧雪峰在冷戰期。 

 全年級的學生和老師都知道鄧雪峰和樂言鬧掰了,尤其鄧雪峰把樂言‘逐出師門’就是在辦公室發生的。 

 其他老師很怕鄧雪峰會因為這件事不再待見樂言,所以才一直用‘樂言是年級裡最好的學生’為藉口,替樂言爭取好角色。 

 現在從鄧雪峰口中聽到樂言是‘優秀的學生’.他們終於放心了! 

 鄧雪峰不知道其他老師們有這麼多心理活動,他完全從大局考慮這次角色分配: 

 “而且樂言是這批孩子裡最穩的,除了把角色演繹出色外,還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比如壓場和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