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演員樂言

 樂言委屈的往下滑了幾分,把身體全部藏在椅子裡面。 

 網友和媒體在他身上打了很多標籤: 

 李亦然的緋聞男友、最A的斯文敗類、學霸、男菩薩,現在又莫名多了一個流量藝人? 

 但他想要的標籤只有一個. 

 演員樂言。 

 他的能力什麼時候才能被人看到呢? 

 蘇天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導演。 

 他很清楚如何引導觀眾的情緒走向。 

 在觀看《煙火裡的他》時,全場觀眾時而大笑,時而大哭,時而安靜沉思,時而氣憤抱怨。 

 可以說,蘇天獲得了策劃電影時想要得到的一切觀眾反應,每個內容波點都奏效了,但唯獨有一個地方他沒有算到。 

 那就是樂言劇情部分出現時,觀眾們的反應。 

 樂言第一次出現的畫面是在學校門口接妹妹。 

 當imax巨幕上出現樂言斜靠在豪華轎車上的鏡頭時,蘇天聽到了周圍無數道驚呼。 

 “哇——” 

 “我靠,這是樂言?” 

 “和他本人的氣質一點都不像” 

 “這是不是他上熱搜的那個扮相?確實挺適合他的。” 

 樂言第一次出場時的扮相和氣質給專業老師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於這些挑剔的專業人士忽略了他的演技。 

 於是當樂言第二次出現在屏幕上,和毛慧喬吃飯時,這些專業媒體和影評人開始觀察樂言的表演細節。 

 他們看過點映後都要回去寫報道的,因為樂言的人氣原因,在他身上的筆墨也要相應加重。 

 但當大家拿著顯微鏡看完這場戲後,驚訝的議論聲更多了。 

 “他演的不錯啊,和毛慧喬互動時的節奏很穩。” 

 “有點意外,他是學表演的?” 

 “他很注重眼神、肢體動作和表情與人物的協調性,一看就是科班出身的。” 

 扮相出彩、演技挑不出毛病,讓這些本想對樂言口誅筆伐的影評人臨時改了策略。 

 罵是罵不出口了,那咱們就誇吧! 

 於是當樂言的第三個鏡頭出現,大家看到他熟練的邊洗牌邊訓斥手下員工時,嘴裡說出來的話悅耳多了。 

 “情緒是層層遞進的,表達的非常立體。” 

 “這手洗牌的技術讓我想到了《賭聖》,樂言可與巔峰時期的影帝xxx一戰。” 

 “樂言用病態的方式展現了對妹妹的關愛,但這種病態又沒有引起我的反感,度拿捏的非常好,這是一場高級的表演。” 

 當專業人士被樂言的演技完全吊起胃口想要繼續品鑑時,失望的發現全片樂言居然只有這三個鏡頭.後面怎麼沒他了? 

 你搞什麼啊?! 

 於是當屏幕亮起,蘇天帶著大部隊走到臺上,迎接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蘇天導演,你為什麼只給樂言安排了這麼少的戲份?” 

 蘇天拿著話筒愣住了。 

 按照之前的經驗,媒體提問環節最開始,這些刁鑽的專業人士大概率是圍繞電影的結尾處理,片中未交代的伏筆或者選角啊. 

 這是什麼問題? 

 你們看完兩個小時的電影,最關心的問題居然是樂言為什麼只有這麼少的戲份?? 

 因為這個問題是在臺下喊的,蘇天直接忽略掉了當沒聽見,他首先讓演職人員先輪流介紹自己。 

 參加過媒體點映會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這些專業人士有自己的一套觀影規矩。 

 當演員介紹自己時,如果這個影評人或媒體覺得他在剛剛的電影中表現的好,就會給予熱烈的掌聲。 

 如果他們覺得這個演員表演的一般,那就隨便拍兩下。 

 如果覺得這個演員演了一坨shit,那現場將鴉雀無聲,雖然這個情況很少發生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很多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在參加媒體點映時,都會像參加考試一樣緊張。 

 首先接受審閱的是男主言項涵。 

 掌聲並不熱烈,稀稀拉拉的。 

 乙下。 

 項涵尷尬的鞠了個躬,他就說當演員沒有唱歌簡單. 

 下一個是女主毛慧喬。 

 掌聲明顯大了很多,但也沒有到雷動的級別。 

 甲下。 

 毛慧喬感激的摸了摸胸口,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了。 

 之後在幾個老演員介紹自己時,現場觀眾給予了熱烈又持續的掌聲。 

 很顯然這些專業人士的評判標準是演技。 

 很快演員介紹來到尾聲,主持人把話筒交到了角落的樂言手裡。 

 回憶著一個個或開心或失望的演員反應,樂言心中升起一股悲涼之意。 

 一個靠娛樂性話題和戀情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新人,站在這裡接受媒體的演技評判 

 他們不會噓他吧? 

 樂言本想用自嘲的方式介紹自己,例如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斯文敗類等等 

 但想到這是他第一次用演員的身份和大家見面,不管觀眾接不接受他,這都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於是他打起精神認真對待。 

 無論結局怎樣,這個相要亮好。 

 樂言雙手握住話筒,用和電影中的人物完全不同的謙卑語氣說: 

 “大家好,我是新人演員樂言,感謝蘇導給我這個機會參與《煙火中的他》的拍攝,看完電影后我為能參演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而慶幸和自豪,希望大家也能喜歡《煙火中的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