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遇見》(改)

“哎......”

組長收回羨慕的目光。

兩個年輕人聊得熱火朝天,他根本插不進去嘴。

怎麼奇葩都在他們那邊?顯得他很格格不入啊......

這時,他看向後臺最後一首投遞歌曲。

1級賬號......

拿來吧你!

組長突然站起來說道:

“這三個月大家辛苦了。”

他把耳機拔掉,將電腦和價值5位數的高端音響連接上。

“這是今年比賽的最後一首投遞歌曲,讓我們在歡樂中結束今年的辛苦,迎接明年的輝煌!”

說罷,他拿起咖啡走到窗邊。

“最後一首?是不是個1級號?我剛才瞟到了。”

“沒錯,歌名叫《氧氣》,我看看聽完要吸多少氧。”

另外兩人也走到窗邊看雨,實則心已經飄走了。

三人各懷心事,但前奏響起後,表現出了同樣的意外。

居然不是想象中的‘歡快’歌曲......

“是抒情歌。”

“只有伴奏?”

“這伴奏做的太敷衍了。”

又聽了兩個小節,三人整齊劃一的暴衝到電腦前看歌詞。

樂言把伴奏和歌詞分開上傳,因為他沒時間錄有人聲的版本。

但對於閱曲無數的三人來說,曲詞分離也能馬上在腦中合成完整的歌曲。

“沉入越來越深的海底,我開始想念你。”

年輕女孩閉眼在腦中哼唱了一下......

“好詞。”

這是她對這首歌的第一個評價。

比賽的主題是‘情歌’,優秀的情歌必須讓聽眾有畫面感。

沉入海底......窒息感......我開始想你。

《氧氣》的第一句歌詞,已經把畫面感拉滿了。

她甚至已經自動生成mv畫面,女孩伸出右手,在冰冷清澈的海里下墜.......不斷的下墜。

伴奏繼續,很快來到高潮橋段。

“人活著賴著一口氧氣,氧氣是你。”

這首歌的歌詞很簡單,伴奏也可以用極簡風來形容。

但越是簡單的內容,情感力量越是龐大。

這跟‘字越少,事越大’一個道理。

小黃毛再次離開座位走到窗邊,他越來越想女朋友了。

“雯雯......我愛你,我會好好對你的。”

歌曲是創作者表達自己情感的手段。

但聽的人,聽出的卻是屬於自己的故事。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會聽出不同的故事,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

小黃毛知道,這首歌在情感傳達方面已經非常成功了。

組長是三人中唯一面色如常的。

但看似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是一顆顫抖到想流淚的心。

“空氣很稀薄,因為寂寞。”

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