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歸道先生 作品

第三十五章 真相

第一節.雙重人格的解封

疲勞的希爾,在房間躺了一會後,很快就進入夢鄉了。

在夢境裡,他又夢見了那棟山丘上華美雅緻的小別墅,又夢見自己坐在別墅落地窗前的休閒沙發上,又夢見蓋倫在庭院的草坪裡無聊地遊蕩徘徊。

面對這樣似曾相識的場景,希爾心裡莫名地感到恐懼。

他眼睛警惕地盯著草坪裡的蓋倫,擔心蓋倫又會做什麼“異常”的事情來。

“蓋倫會再次發現我嗎?他會像上次那樣,想要撞破這扇落地窗嗎?我要不要先躲進我自己的房間裡呢?”希爾心裡想著。夢裡的他,思緒更加混亂複雜,遠不像他在現實中那麼冷靜果斷。

就在此時,蓋倫驀地轉過頭來看著落地窗,眼神中充滿了憤怒。

希爾見狀,心頭一震,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幾步。

蓋倫接著二話不說,猛地衝到落地窗邊,近似瘋狂地用手捶打著落地窗的玻璃,嘴裡大聲嚷道:“希爾,我看到你了。這次你別想再逃了,我不會再讓你得逞的。我要出去,我要見拉吉!”

看著來勢洶洶的蓋倫,希爾不再像上次那樣打算勸阻蓋倫,因為他知道勸阻是徒勞的。這一次,他直接坐在沙發上一邊使勁向後仰,一邊奮力用腳蹬地,想要將自己連人帶沙發推倒,以產生一種失控墜落的感覺,使自己從夢中驚醒。

然而,也許是受到希爾睡前的情緒波動影響,象徵著意識界限的落地窗玻璃變得十分脆弱,遠不如上次那麼堅固了,蓋倫只捶打了幾下,就將它徹底擊碎了,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希爾還沒來得及讓自己墜地驚醒,蓋倫就跨過了落地窗,進入到了房子的大廳裡,侵入到了希爾的“私人空間”。

蓋倫眼睛望向希爾胸前掛著的鑰匙,身子一下撲了過去,想要將它搶奪過來。

希爾見形勢不妙,連忙從沙發上站起,轉身跑進隔壁的一間黑暗的房間裡去,想以此躲避蓋倫。

蓋倫不肯罷休,緊追希爾後面,跟著希爾衝向那間黑暗的房間。

希爾本想一進房間,就馬上關門堵住蓋倫。可蓋倫跟得太緊,希爾根本來不及將蓋倫擋在門外。房門只關到一半,蓋倫就已經趁機鑽入到了房間內。

希爾大驚失色。

蓋倫進入到房間後,環顧了一下四周,頓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房間裡空無一物,四周一片昏暗漆黑,只有最深處的一面牆上,掛著一個大大的屏幕。屏幕裡不停地播放著一些影像。影像的內容,竟然是埋藏在希爾內心最隱秘處的各種想法和計劃。

蓋倫看到這些影像,一下子就深刻了解到了希爾的所有真實想法,知道了希爾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希爾的這些真實想法,令蓋倫震驚得無以復加!

蓋倫對希爾的所作所為完全無法認同,只覺得希爾是一個瘋子,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一個擁有著高智商,卻獨斷專行的瘋子。

他轉過頭來,神情凝重地對希爾說道:“希爾,你要做的事情,可是要把整個世界,整個人類都毀滅掉啊。我雖然沒你聰明,沒你能幹,但我絕不會讓你成功的。絕不會!”

希爾無奈地說道:“我早跟你說過,你是理解不了這件事情的意義的。你的思維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使你無法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待它。可你要知道,你無法理解它,並不代表它是錯的,更不應該試圖去阻止它。更何況,它本身就是一種客觀的規律,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就算你現在妨礙我,也只不過是推遲它的發生而已,並不能永遠阻止它的來臨。所以,你又何必做這些無謂的掙扎呢。”

蓋倫激動地說道:“不論能否阻止它,我至少要試試,不能坐視不理。”說著,他一把撲向希爾,想從希爾手上搶過鑰匙。

由於在夢境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縹緲不定的,因此,希爾不能像在現實中那樣,通過精密的計算來提高自己的格鬥技巧,戰鬥力無法得到提升。

他沒能躲開蓋倫,被蓋倫一把撲倒在了地上。接著,兩人便像動物一樣扭打在了一塊,狼狽不堪地相互撕扯,拼命爭搶著那把鑰匙,互不相讓。

憑藉著“無論如何,我都要保護好拉吉,保護好世界。”這個既單純而又堅定的信念,蓋倫擁有比希爾更加強烈的求勝意志,因此,在夢境中也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所以,在經歷了一輪激烈無比的纏鬥後,蓋倫最終在這場搶奪戰中獲勝,從希爾手上成功搶到了鑰匙。

得到鑰匙後,蓋倫頭也不回地直奔別墅的大門。而希爾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蓋倫離去。

蓋倫來到別墅大門,用鑰匙打開了鐵門上的那把大鎖,然後用力將鐵門推開。

鐵門打開的那一霎那,蓋倫突然從夢中醒來了,並且重新掌控住了原本由希爾所佔據的身休。

--------------------------

第二節.命運三人組的重聚

醒來後,蓋倫有點恍惚地環顧了一下四周,努力定了定神,花了一些時間才搞清楚自己身在何處。隨後,他在腦海中粗略制定出了一個大致的行動方案,然後急忙翻身起床,行動起來。

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拉吉的房間,去找拉吉。

最近幾天,拉吉一直都待在自己房間裡,沒有出門。因為蕾娜告訴他,特殊基因移植的研究到了最為關鍵的階段,整個研究所的人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工作,所以不希望拉吉在研究所裡四處亂跑,打擾到別人。

拉吉考慮到要是研究能早日完成,他就可以早日看到卡卓爾復活,因此非常配合地聽從蕾娜的吩咐,足不出戶,對房間外面發生的所有事情都不聞不問,與外界隔絕。

拉吉見到“希爾”突然氣喘吁吁地來到自己的房間,很是錯愕,疑惑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

蓋倫語氣急促地說道:“我不是希爾,我是蓋倫啊,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但現在來不及說,你先跟我走吧,我們要去找伊藤和李清。”說著,伸出手拉住拉吉,要帶拉吉離開房間。

拉吉聽了,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但他看得出來,眼前的這個人是確實是蓋倫,於是便毫不猶豫地跟著蓋倫走了。

兩人一路快步小跑,匆匆來到關押著伊藤和李清的房間門前。

房間門被一道鎖緊緊地鎖著,用的是人臉識別的智能鎖。

蓋倫試著用自己的臉對著智能鎖上面的攝像頭刷了一下,沒想到居然成功把門打開了。(事實上,這是因為布萊斯林很早之前就把希爾的人臉信息錄入到了整個研究所的安防系統中,並賦予了希爾最高權限。)

房間裡面的佈置極為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只有左右兩側的牆角下,分別各擺放著一張小床、一張桌子和一張凳子。

房門打開時,伊藤正躺在左側牆下的小床上睡覺,李清則蜷坐在右側牆下的床上發呆,若有所思。

李清見蓋倫和拉吉忽然出現,連忙叫醒伊藤。

伊藤從睡夢中醒來,朦朦朧朧中看到蓋倫,以為是希爾來了,猛地從床上跳起,撲向站在門口的蓋倫,嘴裡還怒吼道:“你這個騙子,終於肯來見我了嗎。”

蓋倫被憤怒的伊藤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幾步,生怕被伊藤攻擊到。

可伊藤還沒跳出多遠,身體就倏地在空中停頓住了,然後整個人重重摔在了地上。

蓋倫見了奇怪,定睛看了看,才赫然發現伊藤的腳上被栓著一條細長的腳鏈。腳鏈的另一頭固定在了床頭的牆邊上。所以伊藤的活動範圍是被限定了的,只能在床邊有限的範圍裡活動。

而另一邊的李清,也同樣如此。

蓋倫走進房間,一邊身手扶起地上的伊藤,一邊對他說道:“嘿,夥計,聽著,我不是希爾,我是蓋倫,希爾的另一個人格。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事實上,我也是受害者,我也被希爾欺騙了,所以我跟你是感同身受的。

伊藤將信將疑地看著蓋倫,然後又看了看跟隨蓋倫進入到房間裡的拉吉,他向拉吉問道:“拉吉,這是真的嗎?他真的不是希爾嗎?”

拉吉晃了晃頭說道:“是的,千真萬確,他真的不是希爾。他是蓋倫,是一個好人。”

伊藤知道,拉吉是一個善良的少年,而且從不撒謊,他相信拉吉說的話,所以便放下了對蓋倫的敵意,臉色變得緩和起來。

伊藤對蓋倫說道:“既然你是希爾的另一個人格,那你應該知道希爾都幹了些什麼了吧。我要阻止希爾,我要糾正以前犯下的錯誤。你能幫助我們嗎?”

蓋倫說道:“我之前一直處於“沉睡”狀態,對希爾所做的事情一無所知。可就在剛才,我“看到”了希爾的所有秘密,也知道了他心裡所想的一切事情。事實上,我知道的要遠比你們知道的多得多,因為你們所瞭解到的只是希爾計劃的一小部分,而他內心裡藏著的真正計劃,要比呈現出來的更加龐大,更加瘋狂。

我來這裡找你們,就是要跟你們一起合力阻止希爾的。這個研究所裡的所有人,除了拉吉之外,都是希爾的信徒,我不能找他們。只有你們,才是跟我志同道合的。”

伊藤握著蓋倫的手,開心地說道:“那太好了。本來臥底行動失敗之後,我都快要絕望了。但現在,有你來幫助我們,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蓋倫拍了怕伊藤的肩膀說道:“沒錯。只要我們合作的話,肯定可以阻止希爾的。”

伊藤問道:“對了。你剛才說到“希爾真正的計劃”,那是什麼意思?難道“人類進化計劃”不是希爾要實施的最終計劃嗎?”

蓋倫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的,“人類進化計劃”只是一個幌子。希爾真正想要實施的計劃,是一個名為“萬物歸道”的可怕計劃。他對外宣稱要讓人類進化成“新型人類”,那些都是騙人的。他實際上要做的,是將人類統統都變成“怪物”!”

“什麼!”伊藤、李清、拉吉三人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拉吉雖然不知道“人類進化計劃”是什麼,但聽到蓋倫說的最後一句話,也被深深地震驚了。)

伊藤問道:“這……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能說詳細點嗎?”

蓋倫說道:“希爾的想法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整地把它描繪出來,但我會盡我所能把它說清楚,讓你們瞭解事情的真相,請你們耐心聽好了。”

伊藤、李清、拉吉三人都點了點頭(晃了晃頭),正襟危坐,神情凝重地聆聽蓋倫講述希爾的真正想法。

蓋倫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後,便開始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緩緩道出。

-----------------------

第三節.終極真相

蓋倫說出的事情真相,是這樣的:

兩年前的夏天,希爾在管理雷德姆羅拉公司及其旗下基金會的業務時,接觸到了許多新鮮奇特的科研項目。在那些新鮮奇特的研究項目當中,其中包括了這麼幾個項目:第一個是,印度新德里的塞西教授發現了擁有特殊能力和體質的“新型人類”拉吉。第二個是,羅曼諾夫國地質學家薩布林在羅湖泊發現了神秘的快速射電暴,疑似是外星人發出的輻射信號(快速射電暴的頻率和波長等特徵,與拉吉身體釋放出來的特殊電磁波十分相近)。第三個是,聖荷西科技大學的杜德納教授提出了通過基因編輯和基因移植的手段,使人類逐步進化成更完美的“新物種”的構想。第四個是,日本科學家伊藤健一發明出了能夠穿越宇宙時空的蟲洞傳輸技術,且正設法逃亡到美國。

起初,希爾雖然對這幾個項目頗感興趣,給予了它們比較多的關注,但彼時,他只將它們當作單獨的事件來看待,並沒有把它們聯繫起來,發現它們其中的關聯性。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希爾通過電視節目瞭解到了一些有關華夏國《易經》和八卦的知識,並在這些知識的啟發下,在腦海裡把那幾個項目的事情全部串聯了起來,“悟出”一套有關宇宙運行和生命意義的思想理論。(他把形成這個思想理論的過程,稱為“覺醒”)

(注:關於《易經》和八卦的一些知識:《易經》的主要內容是六十四個名為“卦”的象徵符號,以及每一個“卦”所對應的名稱與經文。所以說,由“卦”組成的八卦圖是《易經》的精髓。在古人看來,八卦圖象徵著世界的變化與循環,世間萬物皆可分類歸至八卦之中。他們經常會用八卦來解釋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現象,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可以說,在他們所能理解到的“宇宙”中,八卦圖就是整個“宇宙”的印記,映照著“宇宙”的運行規律。

事實上,古人的這種想法並非毫無根據的,而是有著一套成熟的理論。這套理論的核心思想來源於孔子後學的著作《易傳》裡的一句話“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宇宙之初,最開始的時候是處在一種虛無縹緲的極度混沌狀態,這種狀態稱之為“太極”。後來,這種狀態發生了改變,產生了“陰”與“陽”兩種基本元素,即“兩儀”。這兩種元素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並由此組合衍生出了宇宙的萬事萬物,主宰著宇宙的變幻。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遇到的一切事情,無不在“陰”與“陽”的影響與控制之中。因此,古人相信只要洞察出“陰”“陽”變化的規律,就能解開世間的種種謎團。而八卦圖用簡單的符號形象地演繹出了“陰”“陽”轉變的整個過程,是找尋這種“陰陽”規律的關鍵所在。

與上述理論相對應的,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八卦圖正是由兩種最基本的符號所構成的。這兩種符號稱為“陰爻”與“陽爻”,分別代表著“陰”與“陽”。由三個“陽爻”組成的“乾”卦是八卦的始點,代表著“陽”的極致。接著,“陽”的力量逐漸消退,“陰”的力量逐漸增長,從中逐步演化出了“陽爻”與“陰爻”相互交錯而成的“兌”、“離”“震”三個卦。再接著,“陽”的力量徹底消失殆盡,達到“陰”的極致,即由三個“陰爻”組成的“坤”卦。然後,輪到“陰”的力量逐漸消減,“陽”的力量逐漸增加,從中又逐步演化出了“陰爻”與“陽爻”相互交錯而成的“艮”、“坎”“巽”三個卦。最後,“陰”的力量徹底消失殆盡,達到“陽”的極致,即又回到了始點“乾”卦上。所以,整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循環,生生不息,無始無終……)

-----------------------

“覺醒”之後,希爾認為,太極八卦圖是以圖形的形式,向世人展現出了宇宙運行的幾個基礎性的客觀規律。宇宙中的一切存在和變化,都遵循著這幾個客觀規律。

這幾個規律分別是:第一、陰陽二元定律,即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著相互對立的兩種存在,有著相互對立的“陰”與“陽”兩面。比如,有引力,就有斥力;有正電荷,就有負電荷;有膨脹,就有收縮;有充盈,就有虛空;有寒冷,就有炙熱;有光明,就有黑暗;有雌,就有雄;有喜,就有悲;有盛,就有衰;有死,就有生。正如道教經典著作——《道德經》裡記載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第二個規律是,陰陽互根和循環定律,即相互對立的兩種存在(“陰”、“陽”兩面),雖然具有對立性,但同時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結的,它們共同處於一個統一的系統中,具有互根性。且伴隨它們的增減變化,它們所處的系統往往會發生循環反覆的輪迴性變化。比如,分子力,分為分子引力(電偶極矩變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斥力(外層電子雲重疊而產生的排斥作用)兩種作用力,它們的增減變化影響著物質的聚散與形態改變(固體、液體、氣體),例如,水蒸氣變成水再變成冰的形態變幻循環,就是伴隨著水分子的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的強弱變化;又比如,在化學反應中,離子所帶著的正電荷和負電荷,以化學價增減的形式,共同影響著物質的分合與重塑;再如,運氣的盛與衰,牽動著命運的跌宕沉浮;心境的喜與悲,反映出情緒的起伏波動;生物的生與死,構造了生命的不息輪迴。正如《道德經》裡所記載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第三個規律是,物極必反定律,即宇宙中所有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存在著某種極限,當它們接近或達到這種極限時,往往會有某種來自於系統內部的約束力量,使它們朝著與原來相反的方向進行變化與發展。比如,在宇宙中,炙熱的極限是普朗克溫度(宇宙大爆炸誕生瞬間的溫度,其數值可以達到33位數,此時粒子以光速運動),寒冷的極限是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此時粒子運動完全停止,沒有動能),當溫度達到普朗克溫度時,溫度只能下降而無法再進一步升高,因為受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約束,粒子無法以超光速運動,而當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溫度只能上升而無法繼續下降,因為受熱力學定律和量子力學的約束,粒子無法完全停止熱運動。又比如,在地球的兩極地區(南極圈和北極圈)裡,存在著極晝(太陽總不落,天空總是亮的,一直是白日)和極夜(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一直是黑夜)現象,當極晝現象出現時,受地球繞太陽公轉和黃赤交角的作用,極圈的白日將逐漸變短,黑夜將逐漸變長,當極夜現象出現時,受地球繞太陽公轉和黃赤交角的作用,極圈的白日將逐漸變長,黑夜將逐漸變短。這個規律,正如《道德經》裡所記載的:“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個規律是,“相”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定律,即事物的“相”(狀態)是多變的,事物在某一個時空所呈現出來的某一種“相”是一個概率事件,具有偶然性,然而,事物所具有的各種“相”,是事物所處的系統和趨勢的必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是必然的,且它們的總體變化規則是確定的。比如,華夏古代的人喜歡用八卦來占卜,他們在占卜(抽籤)時,具體某一個人能否抽到八卦中代表大吉大利的“乾卦”,這是一個概率事件(八分之一概率),但“乾卦”作為“八卦”這個系統的組成部分,籤筒中有“乾卦”是必然的,而且“由於有許多人不斷進行占卜(抽籤),總會有人幸運地抽到“乾卦””,這是一個確定性的事件。又比如,將一滴染料滴入水中,染料溶解於水之後,其中每一個染料分子會向哪一個方向運動,這是難以預測的,存在著偶然性,但全部染料分子的總體運動,則必然是以無規則擴散的方式進行的,這是一個確定性的事件。又比如,在微觀世界中,某一個微觀粒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發生量子隧穿效應(即粒子穿入或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可以簡單理解為粒子如幽靈般一樣穿過一堵阻擋著它的“厚牆”),這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件,但量子隧穿這種現象的存在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微觀系統中必然會有粒子發生量子隧穿效應”,這是一個確定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