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公子信 作品

第二十三章:幫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

玉捕頭原本見老邢是此地的捕頭,想上去打個招呼,順便問個路,無意間聽見他們交談,倒是局的煞有趣味,便一直未開口。此時見邢捕頭著急往衙門趕,一個邁步便追了上去。

老邢雖然嘴碎,但腿腳可不慢,沒一會兒便跑回了縣衙口。

雖然太陽已然落了山,但婁縣令還在堂上端坐,三班皂吏分列伺候著。

值得一提的是,本朝官制,一縣之長,大縣稱知縣,小縣稱縣令。

此外,還有正八品的縣丞和正九品的主簿這兩位佐貳官,分掌糧務、水利、河防等事。不過平谷縣地小人少,按朝廷制度,未設這兩個職位。

此外,還有教諭、巡檢、驛丞之類的雜職,皆不入品。

再往下,便是縣屬官之流的典吏,不入品,負責衙門文書、檔案、表冊等案牘之收取、送發、啟緘、保管等事務。

以及像邢捕頭這樣的差役,因其皆著皂袍,故又稱皂吏。

差役分為三班:站班皂隸,負責隨侍長官,護衛開道,審判時站立大堂兩側,維持紀律,押送罪犯,執行刑訊及笞杖刑。

捕班快手,簡稱捕快,負責傳喚被告,證人,偵緝罪犯,搜尋證據。

壯班民壯,負責把守城門、衙門、倉庫、監獄等要害部位,巡邏城鄉道路,類似今天的武裝警察。

邢捕頭便是快班的班頭,又兼了壯班的頭兒,負責日常巡邏和緝盜。

其實本朝的三班分工並不是非常明確,尤其是平谷縣這樣的小縣,一般都以上官的排票是從。

再往下,驗屍的仵作,巡夜的更夫、看管倉庫的庫丁,以及鐘鼓夫、馬伕、伙伕等都統稱為衙役。

而平谷縣這位縣令,本名婁德華,乃是廣東人士,考中了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按本朝官制,授了個八品的官銜,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總算混上了一個七品的縣令正職。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同福客棧李大嘴的姑父。

而此刻,李大嘴就站在堂下。

三班聚集,這在平谷縣是少有的事情。

老邢有些不安,以他多年的經驗來說,這回的事兒可不小。

一把把燕小六塞進了皂班的末位,徑直站在了所屬兩班的班首。

“咳咳!”

人言南人音重,這位縣令大人就連咳嗽都有一股濃重的廣東口音。索性身旁的師爺也是南方人,會說一嘴官話,還通曉廣東的方言,能為眾人及時傳達。

“咳咳!”

婁縣令斜了一眼身旁的方師爺,眼珠微微往上一翻:“我咳唔使學。”

“是,大人。”

“杭布頭~”

老邢雖然聽不懂廣東話,但這麼多年下來也知道婁縣令這三個字是在叫他。

“在!”

“你帶幾個人去翠微山……”

“咚!咚!咚……”

話音未落,衙外便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擊鼓聲。

婁縣令眉頭微皺,砸吧了下嘴,示意李大嘴且退到一旁。而邢捕頭也是當即令一名站班皂吏去堂外查看情況。

不一會兒這皂吏便將一名俊朗的年輕人帶進堂來。

“在下朱景行,見過婁大人!”

“你有何事?”

這回說話的是方師爺,一般這種流程化的問話都直接交給他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