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392.第392章 392若能伴君不羨仙

 翌日一早。

 向來香便派關洪親自送公文到成都去了。

 經布司呂源簽字:“同意報呈吏部!”

 當然,呂源還在公文上面批了一段話。

 這段批語,寫的很有水平。

 稍後,關洪會將這段批語轉述給向來香和戴坤知道的。

 ~~

 公文又由安子午攜帶,飛馬京都,報呈吏部。

 事實上是為了觀察梅仲秋和華天剛等人的挖寶情況。

 ~~

 宋子青眼睛都溼潤了。

 梅仲秋二十年來都是花錢如流水的,沒錢真活不了。

 只是呂源身為封疆大吏,遠見卓識,自非戴坤之流可比。

 石天雨丁點也不尷尬,把錢放回皮鹿袋裡。

 附近像她這種二十歲的姑娘,早已經是四五個孩子的母親了。

 朱由校也多次派李振海、慕容勝或明或暗的巡視谷香。

 他遲早會獲得朝廷重用的。

 路海幾個朝石天雨拱手作揖,轉身走出了公堂。

 ~~

 朱祥點了點頭,老淚縱橫,喜極而泣。

 還天天吩咐僕役要向那些小商販討價還價,能省一文錢便省一文錢。

 石天雨作為凌鋒的學生出道才兩年,官品已遠遠超過凌鋒了。

 梅仲秋點了點頭,說道:“情況是這樣的!”

 ~~

 京都。

 當然,今天早朝,崔呈秀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那不是他一個人的智慧。

 那些地主的財產也不見了。

 趕緊的,將兩錠大銀錠收入懷兜裡。

 鄔正道頓時氣的眼淚汪汪,啞口無言,真想放聲大哭一場。

 但是,千算萬算,沒算到半路會殺出一個程咬金的。

 整死石天雨現在是他們最大的樂事。

 現在想想,若是女兒能與石天雨結合就最好了。

 不然,哪來的那麼多的碎金子呢?

 真的是老淚縱橫,傷心欲絕。

 ~~

 石天雨想起凌鋒曾經幫過自己提行李入書堂,心頭忽然間既有幾許感動,又有幾許感慨,說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小生今晚一定要多敬先生幾杯,請容小生與涪城來的公差打打招呼。”

 如此,便罷掉了石天雨的谷香縣令之職。

 ~~

 魏廣微隨即出列,躬身說道:“微臣附議!”

 於是,朱由校便含糊其辭,說道:“眾愛卿,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張慧提劍而來,催石天雨上路,說道:“公子,走吧,關子哥在門口等你吶!”

 唐關等人緊張地圍著朱祥,一起看聖旨內容和任免狀內容。

 為了拿掉石天雨的一些品級和官職,崔呈秀罵了石天雨一頓,又讚揚了石天雨一番,把捏朱由校的心理還是比較準確的。

 唐關等人紛紛高呼,所有人拱手躬身向石天雨道賀。

 拉著石天雨的手,高興地跳了起來。

 所以,整死石天雨,拿回那些田地,乃是戴坤、向來香、鄔正道等人的奮鬥目標。

 “遵命!”向來香和鄔正道等人一聽,又高興起來。

 ~~

 向來香有意給石天雨難堪,說道:“不了,本官領路海等先回涪城覆命,明天還得在府衙準備為石大人接風洗塵吶!劉推官留下吧,明兒和你們一起上路。這兩錠銀子,還請石大人收回,本官素來清廉,從不收禮。”

 ~~

 戴坤見一幫下屬想不出什麼好點子,氣惱非常,又受不了鄔正道的蔥蒜味,便起身逐客,說道:“好了,都不要吵了,讓向大人、劉叢一起去送凌鋒到谷香縣上任吧。最近安梓主薄告老還鄉,本府舉薦邱峰到安梓任主薄吧。”

 說罷,把錢塞還給石天雨。

 那是魏閹一夥的智慧結晶。

 ~~

 戴坤又惡狠狠地扔下一句話:“你們好好議議,石天雨到涪城就任通判之後,怎麼來整死他?不能讓他老佔便宜。”說罷,便拉著韓鳳凰進房睡覺去了。

 ~~

 向來香隨即牢騷滿腹的說道:“呂大人怎麼這樣批字呀?怪不得吏部會派凌鋒接任谷香知縣。”

 一旦有幾派人馬鬥爭的,莫不如此。

 而今,自己見了石天雨也得躬身行禮了。

 也許魏雪妍不是猜,而是熟悉地方官員的心理,而是熟悉朝爭讜爭。

 梅仲秋老臉通紅,一聲苦笑,又難過的說道:“唉,什麼也沒得到,那座山洞是空的。估計那些寶藏早就被石天雨這小滑頭搬走了。誒,怪不得石天雨那麼富有,原來如此!

 天下武林總想暗算石天雨,結果被石天雨反暗算。

 被困在山洞裡的李宮純,起初倒是不以為然,掏出火摺子,在山洞裡收拾些枯木,點燃火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洞,沿著地下河,一

路尋寶。

 梅巧倩連忙撒謊,說道:“女兒想母親了,想去拜祭母親。稍後也是清明節了。”

 現在,梅仲秋窮啊!

 如此,途中有人保護你,有人服侍你。

 於是,朱由校便在吏部報呈來的這份公文上硃批:“同意!”

 尤其是西北武林經常放風,讓石天雨長伴“石魔”之名。

 ~~

 石天雨隨即從腰間的鹿皮袋裡掏出一些小銀錠,說道:“諸位遠道而來,小小心意,請收下。”見縣衙的差人都隨朱祥走了,便將小銀錠分遞向來香、劉叢、路海等人各兩錠。

 她竟然會難過,會落淚了。

 此時,殷有招已經降為禮部侍郎。

 所以,劉叢感覺這趟來谷香,來對了,爽啊!

 估計也會是如此。

 心裡火著吶!

 以前給戴坤和向來香進貢不少錢啊!

 後來,三家人都失竊了,都沒錢了,都窮啊!

 ~~

 向來香卻不同意,感覺不能怠慢從京都外放到地方歷練的官員,說道:“凌鋒既然曾在國子監待過,肯定背後有人,下官以為還是要重視。”

 可總不見石天雨來接她。

 隨即講述事情經過。

 ~~

 陳彪動情的勸說石天雨:“大人,現在的谷香,吏風正,治安好,商息濃,百業興。縣衙裡誰也不敢破壞這麼好的環境,那可是會惹來萬世罵名的。你放心上路吧。”

 總得找些東西來吃呀!

 梅仲秋甚是尷尬,但也笑了,笑的比哭的還難看。

 這凌鋒原本是石天雨在國子監時的老師,曾經幫著石天雨提行李進入國子監的。

 ~~

 分別在即,沒有人笑得起來。

 但是,梅巧倩卻是情路坎坷,情途迷茫。

 這話說的,有點狂放了。

 眼前全是石天雨英俊帥氣的身影。

 梅仲秋一切都算計好了。

 石天雨正欲動身前往中原,去看梅巧倩。

 因為鄔正道沒有得到谷香縣令之位。

 向來香怒哼一聲,當場拂袖而去。

 因為客氏現在不同以往。

 石天雨笑道:“都是府衙公差,以後大夥好好相處,你們到街上逛會,本官和諸位大人聊會,請!”雖然多年遭江湖中人追殺,不得已之下也巴結戴坤等人,卻是衝著當官而來的,內心是清高的,自然也不會把一般公差人員放在眼裡。

 鄔正道美夢破滅,欲哭無淚的說道:“天啊!怎麼會這樣子呀?”

 所以,呂源的批語寫的很有藝術水平。

 ~~

 翌日一早,梅巧倩和傅北望等人上路,策馬直奔谷香縣。

 思念心上人的淚水,從梅巧倩美麗的兩腮上滑落。

 此時,朱祥驚叫一聲:“什麼?石大人不再兼任谷香縣令,專司通判之職?這是怎麼回事呀?石大人在谷香不是乾的好好的嗎?朝廷怎麼用人的?”

 要是往常,大夥早就紛紛笑話唐關和張慧了。

 結果呢?個個窮的都像是丐幫弟子。

 魏閹一夥集體想的語言,只不過讓崔呈秀一個人來說。

 拱手躬身回話,既很禮敬又有些酸意。

 陳彪上前,拉著朱祥走出公堂,把石天雨的話複述了一遍。

 還是有心拉郎配,給唐關和張慧再相處一會。

 此時,梅巧倩站在巨湖之中的假山上,看著四周村莊的萬家燈火,不由思緒萬千,喃喃的低聲吟誦:“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

 單無雙也想出一個餿主意來,說道:“卑職以為,戴大人可以說是身子不適。向大人藉故到江川去,鄔經歷藉故去鹽臺。這樣即使新知縣有背景,他將來也找不到藉口整戴大人!”

 誒,還讓文武百官這麼早起來,就等了一句屁話。

 “哈哈!”

 此前,周應秋晉升吏部尚書之時,也是答應了魏忠賢的,要拿掉石天雨的所有職務的。

 想想當年石天雨入讀國子監時,自己還為石天雨拎過行李吶,送石天雨進學堂唸書吶!

 “石大人,卑職先出去,把好消息告訴全城百姓。”

 而且是悄然混入山民之中的。

 ~~

 唐關明白石天雨是讓自己與張慧多處一會,感動的說道:“謝謝大人成全。”

 張慧驚喜的說道:“公子,你真好福氣,這麼快就到涪城去了。”

 而梅仲秋對外講是宣稱來挖礦的,有福王頒發的挖礦牌照。

 待李宮純飄身進入山洞之後,顧立昌、許念忠、傅北征聯手運足功力,推動巨石,封堵洞口,將李宮純封在山洞裡,並讓鹽鐵兩幫弟子在這座山的所有的通風口和出入口,密佈暗器暗箭,派人守在四周,不準李宮純出來。

 <div class="contentadv">

 如此,若是李宮純出來,必死無疑。

 把責任全部推到向來香的頭上。

 吏部尚書周應秋接到四川報來的這份公文,即刻派人去約戶部尚書魏廣微,國子監祭酒許禮,副都御史崔呈秀等等一幫奸佞,跑到皇宮,去找魏忠賢,商議如何拿掉石天雨縣令之職之事。

 以前,梅仲秋有錢,花錢如流水。

 始終堅持己見,只是想讓石天雨丟丟臉。

 周應秋苦苦等待機會,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那些寶藏呢?誒!

 ~~

 李宮純餓了,怕了,開始尋找出路。

 ~~

 鄔正道一聽,喜出望外的說道:“謝謝戴大人!”

 餓了,便找個乾爽的地方,坐著吃些乾糧。

 ~~

 石天雨便放下劉叢,牽著劉叢的手,移開數步,低聲問:“劉推官,發生何事了?”

 華天剛和中原鹽鐵兩幫的人豈會放過李宮純?

 現在,也不是放不放過的問題了。

 這說明,這處巨大的山洞,確實是藏著無數的明教的寶藏的。

 ~~

 鹽幫的三大高手甚是憤怒。

 說罷,哈哈一笑,抱起劉叢,像抱小孩一樣。

 在地下河裡,在山洞裡,倒是找到了一些零碎的金銀珠寶,洗乾淨,收藏於自己的纖腰間的鹿皮袋裡。

 千里迢迢,你若是孤身一人上路,會很艱難的,也可能會被人襲擊的,更會讓父親擔憂的。

 ~~

 “哈哈!”

 現在嘛,當眾的,屬於依照慣例。

 劉叢難過的說道:“想老夫有何用?唉!”

 ~~

 但是,過了幾天,麻煩就來了。

 ~~

 但是,魏雪妍此前已經提前向朱由校稟報過石天雨在地方上任職的情況,盛讚了石天雨的所作所為以及所贏取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