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299.第299章 299登天梯

 朱由校樂得小跑的奔至擂臺。

 京師四大高手萬元康、寇延明、慕容勝、李振海緊張得急急前後左右護衛。

 魏雪妍是少女,自然不想讓朱由校去碰她的什麼了。

 靨靨一笑,自己從侍衛手中的托盤裡拿過紅,扣在胸前。

 朱由校及所有在場的人登時一愣。

 魏雪妍卻機智地朝朱由校下跪,說道:“微臣卑賤,不敢驚動萬歲爺。”

 朱由校這才認出原來是他封賞和詔命的長香公主以及錦衣衛指揮使,不由讚道:“公主好武功,好人才。朕剛才都沒能認出來,還以為你是武林中人吶!”

 魏忠賢眼看愛女為難,急急跟著過來,扶著朱由校回到龍椅上,說道:“萬歲爺,龍體要緊,回龍椅上坐吧,壓軸大戲很快就來了。”

 魏雪妍趁機起身,閃身一邊。

 太陽懸空,日過正午。

 精彩賽事是一場緊接一場。

 朱由校與文武百官,似乎忘了肚子飢餓,看得津津有味。

 此時,旗牌官又一聲高叫:“山海關總兵袁壯山保舉第二十一號舉子、山海關總兵府都事袁河,對決第二十二號舉子吳襄。”

 石天雨聞言,驚叫道:“袁兄弟也來了?太好了!”

 當真是十分激動。

 與袁河的友誼十分深厚。

 不少時候都會想起袁河,總想見到袁河。

 今天,終於見到袁河了。

 卻沒想到袁河調到山海關去了。

 袁河個子不高,但銀盔銀甲,手握銀槍,頗有雄風。

 吳襄一身武士裝束,手執青龍刀,壯實威武。

 兩人都已從軍,都是小將,爭鋒目的是想當統兵將領。

 自從石天雨離開遼西之後,袁河雖然沒被王化貞驅逐出遼西,但一直不受重用。

 無奈之下,主動申請到山海關總兵府,出任閒職。

 但武將之志,意在疆場,在於馬革裹屍。

 長期賦閒,令袁河差點悶出病來。

 而吳襄原本就是沒有統兵之權,只聽號令的戰將而已,希望通過這次武生競考,獲得熊廷弼的重用並獲得統兵之權。是不是浴血沙場,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統兵,私心雜念頗重,性格和心機嚴重影響著他的兒子吳三桂的成長。

 吳襄和袁河雙方見禮,在一陣喝彩聲中,交鋒起來。

 袁河聰明勇武,施展七探盤蛇槍法,一招“游龍抬頭”使出,刺向吳襄咽喉。

 吳襄勇猛威武,舞弄關公刀法,一招“無邊落木”,刀鋒格擋,刀柄斜轉,扎向袁河的左肋。

 袁河招數未老,縱身而起,變招為“猛虎下山”,改刺為砸,擊向吳襄的腦袋。

 吳襄側身而閃,一招“橫掃千軍”,攔腰掃去。

 “錚!”

 二人相互熟悉已久,也各有千秋,各出絕技,槍刀不時觸碰,火星時有濺發。

 袁河銀槍扎撻抨纏,圈攔點撥,時如猛虎下山,時如蛟龍出海。

 吳襄青龍刀劈砍斬架,截雲掛掃,刀法靈活,氣勢雄偉。

 兩人鬥得百餘招,仍是難分難解。

 袁河滿臉汗水。

 吳襄汗流浹背。

 “好!精彩!”

 “不負辛苦來京一趟。”

 “好槍法!”

 “刀法真絕!”

 擂臺上下,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吏部尚書殷有招惜才,怕袁河和吳襄二人再鬥下去會互有死傷,急急小跑至朱由校跟前說情,希望中止這場比武,躬身說道:“萬歲爺,這兩員將領都是我大明英雄,都曾在遼西浴血奮戰過,武功遠勝之前比武的舉子,既然他們難分上下,不如讓他們在隨後的校場的馬背上決賽吧?”

 朱由校難得這麼開心,也還沒有看過癮,便隨口說道:“沒事,再看看。”

 看得精彩,拍掌拍得手掌通紅,沒有準奏。

 殷有招心裡有氣,卻不敢再勸說下去,連忙朝熊廷弼使個眼色。

 熊廷弼也怕袁河和吳襄二人有所損傷,且已經熟悉袁河和吳襄,也已經親眼見證了二人武功,急急也上前勸說朱由校,躬身說道:“萬歲爺,三天後校場的馬上交鋒將會更精彩,到時微臣再請萬歲爺觀賽,如何?”

 朱由校不耐煩地說道:“走開!別擋著朕看戲!”

 卻一伸手,撥開了熊廷弼。

 熊廷弼臉紅耳赤,卻是作聲不得,急急退開。

 美人剛走,英雄又來。

 名槍對名刀,袁河與吳襄演繹龍虎之爭,槍槍奪命,刀刀追魂。

 “好!”

 “好槍法!”

 “關公刀名不虛傳!”

 擂臺下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袁河久戰不能取勝,頗為心急,執槍用盡全力,狠扎狠砸。

 吳襄也自心焦,握刀猛掃猛削,刀風越來越凌厲。

 殷有招憂心忡忡,心急智生,拉過熊廷弼,一起跪在朱由校跟前,說道:“萬歲爺,遼東危機,戰場急需用人,袁河和吳襄二人乃是我朝沙場英雄,不能讓他們相互殘殺,請萬歲爺准奏,下旨讓他們罷戰。”

 再三被打擾,對這場刀槍對決,已經不感興趣了。

 於是,朱由校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准奏!”

 魏忠賢隨即急急尖聲高叫:“萬歲爺有旨,吳襄、袁長河不分勝負,皆是武功高強,準允進入下一輪馬背上的較量。”

 如此讓袁河和吳襄二人罷戰。

 但是,袁河和吳襄他們兩人哪裡肯聽?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子,他們誰又肯丟面子?

 皆是佯裝不知,依然槍來刀往。

 兵部侍郎風武見狀,急急又向朱由校提議,說道:“萬歲爺,此二人皆是猛將,雙方交鋒激烈,如誰不小心遲一點退後,都可能會造成死傷。請萬歲爺召京師三大高手的其中一人前去拆架。”

 朱由校想想也對,急急下旨,說道:“愛卿說得有理,他們可都是朕的猛將啊!好,宣慕容勝去分開他們。”

 慕容勝接旨,大喝一聲:“住手!”握著長劍,凌空翻飛而下,握劍一擺。

 “錚!”

 吳襄的刀、袁河的槍皆被慕容勝的劍震得各歪一邊。

 兩人皆是虎口疼痛,均是“蹬蹬蹬”地連退數步,各用槍柄刀柄撐著擂臺,方才立穩腳跟。

 “慕容勝名列京師三大高手之名,果然武功厲害!”

 “什麼英雄?在慕容勝的劍下簡直是狗熊!”

 “話不能這麼說,世上有幾個慕容勝?袁河的槍法、吳襄的刀法確實很高超。”

 “唉!咱們別想在京城鬧事了。京師三大高手,僅是一個慕容勝便是萬人莫敵了。”

 “京城果真是藏龍臥虎之地。”

 慕容勝凌空而下,握劍一擺,震退袁河、吳襄,威風凜凜,分開袁河和吳襄二人便走,雖然是瞬間顯身,卻引發了一陣熱議。

 有人讚歎,有人哀傷,有人感慨,有人驚惶。

 熊廷弼在一陣議論聲中出場,高聲宣佈吳襄、袁河二人不分勝負,武功高強,可以進入下一輪較量。吳襄、袁河二人這才相互拱手,見禮而走。

 此時,旗牌官一聲高叫:“第二十三號舉子楊少華上臺,保舉人是遼東經略熊廷弼;對決第二十四號舉子、國子監生石天雨,保舉人是錦衣衛指揮僉事慕容勝。”

 譚世富驚世駭俗地跳了起來,反問一句:“什麼?”

 譚若鳳卻笑逐顏開,拍掌叫好:“少華哥好棒!”

 終於等到情郎出場了。

 激動無比,手舞足蹈起來。

 譚若鳳雖與楊小虎訂親,但是心愛的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楊少華。

 楊少華武功既高,人又俊,還會甜言蜜語,終日在叢林裡哄得譚若鳳倒在他的懷中。

 “哇!好一表人才!”

 “少年英雄啊!”

 “啪啪!”

 楊少華英姿煥發,一飛上臺,便贏得一陣喝彩。

 他是“歪頸鷹”熊百通的得意弟子。

 熊百通原是江南人。

 因為少年情場失意,才搬遷至太原府城郊石馬莊附近隱居,後來建起了熊家莊。

 他也想心中最得意的弟子、才貌雙佳的楊少華出人頭地,考取功名。

 便託同鄉同姓的熊廷弼保薦楊少華。

 別看楊少華才十九歲,但在江湖上名頭已響。

 其成名兵器是一條長長的鐵索鏈,無論武功及相貌皆是上品。

 只是因為不時的沾惹草,所以,獲得了“西門慶”這個江湖外號。

 武林之中,也不知道誰給楊少華起了這麼一個江湖外號。

 熊百通和楊少華聞訊之後,皆是十分惱火。

 但是,很無奈,楊少華的“西門慶”的江湖外號迅速傳開。

 現在江湖上已經是人人皆知。

 不過,此時,臺下觀戰、由熊廷弼保舉入場的熊百通滿門,無不露出得意的微笑,俱為本門有楊少華這樣的弟子而自豪。

 安兒聽聞旗牌官一言,側身奇怪地問石天雨:“相公,怎麼回事?沒聽你說過你報名參賽的呀?你有事瞞著我?你怎麼還瞞著我?我是你的婆娘呀!你怎麼回事呀?心機這麼重!”

 石天雨也傻眼了,一時間也反應不過來。

 迷迷茫茫地說道:“是呀,我沒報名參賽的,這,這是怎麼回事呀?”

 還以為聽錯了,竟然沒有飛上擂臺去。

 梁木卻樂哈哈的,自認為料事如神,對譚世富和北宮博說道:“譚莊主,北宮大俠,梁某剛才就說了,馮妖顯身,石魔必定出場,這對狗男女一直都是形影不離的呀。”

 譚若鳳對楊少華滿懷希望,聞言更是高興,說道:“那也是好事,就讓少華哥教訓石天雨一頓。”但是,她沒有稱呼石天雨為石魔。

 對江湖恩怨看的甚淡,心中只有唯美愛情。

 而且,楊小虎的仇恨原本與她也是不相關的,與石馬莊也是不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