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劍 作品

274.第274章 274感情事故

 好一座與眾不同的縣城。

 梅巧倩下馬牽馬步行,東張西望,看看馬戲表演,望望精彩雜技,感覺這外面的世界真是太精彩了。繼而,梅巧倩牽馬來到一處街頭賣藝的地方。

 這裡,一大群人,圍成一個大圈子,不時響起喝彩聲。

 梅巧倩一介姑娘家,不便硬是擠入人群,便飛身上馬,雙足駐於馬鞍上。

 站在高頭大馬上,站得高而望得遠。

 梅巧倩清楚地看到人群中央,一對父女正在表演“鐵槍刺喉”絕技。

 那對父女,父親年約五十,身材瘦小。

 少女年約十七八歲,粗布衣衫,但是,清秀漂亮,大眼閃閃,就是皮膚黑了些。

 可能是因為生活艱苦,隨其父行走江湖所至吧。

 他們父女兩人相對而立,分別用咽喉頂住木杆兩頭的槍尖,各自用力,均是身子前傾。

 慢慢地,槍桿被父女倆人頂彎。

 而被槍尖刺著他們的咽喉卻是安然無恙。

 “咔嚓!”

 終於,槍桿彎成彎弓而折斷。

 “當鋃!”

 兩隻鐵槍頭掉落在地上。

 “好!”

 “硬氣功啊!”

 “好功夫!”

 “真了不起!”

 “啪啪!”

 人群登時掌聲如雷,喝彩之聲此起彼伏。

 瘦小漢子隨即抱拳拱手,團團作揖,朗聲地說道:“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小的父女表演鐵槍刺喉功夫完畢,請諸位多多捧場,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那少女隨即捧著一個托盤過來,沿著人群,慢慢的順著彎彎的人牆走動,希望能得到些賞錢。

 “當!”

 人群有錢的扔錢到少女的托盤上。

 零零碎碎的極小的碎銀,倒是扔了不少。

 就是價值不大,也就是十天半月的飯錢和住宿費吧。

 此時,人群中,一名大腹便便、錦衣玉帶的年青人,拿著一錠大銀子,卻吊在空中,不扔在少女的托盤裡。

 此人的另一隻手伸向少女的下巴,又捏捏少女的下巴,卑鄙無恥地說道:“姑娘,伱若跟少爺走,這錠銀子不僅是你的,而且,少爺還保你從此衣食無憂。”

 少女憤然地伸手撥開那闊少的手,罵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哼!”

 罵罷,轉身就走。

 那闊少身邊的奴僕數人,衝進場子裡,包圍了那少女,又嘻皮笑臉的戲弄賣藝少女:“別走啊!小姑娘!我家少爺可喜歡你了,已經到此捧場三天了。”

 “唉!”

 人群隨即散去。

 不少人還沉重地嘆息。

 估計是惹不起那闊少吧。

 沒有人敢出面幫那少女一把。

 不錯!

 這闊少可不是一般人。

 乃是朝廷一個名叫劉閱的告老還鄉官員的公子,安縣太歲劉呈剛。

 劉閱曾是朝廷的正三品官員。

 告老還鄉之後,則成了安縣的太上皇。

 劉呈剛也因此可以在安縣無惡不作。

 因此,剛才的圍觀者一看劉呈剛來了,都閃開了。

 誰也惹不起劉呈剛呀!

 賣藝老漢無依無靠,只好自己上前,為愛女解圍,便抱拳拱手,團團作揖,說道:“諸位大爺,放小人父女一馬吧,為了生活,小人父女風餐露宿,靠賣藝為生,甘苦不易!”

 劉呈剛罵了一句:“狗東西,你們父女倆可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哼!”

 分開兩名奴僕,抬腳踢向老漢。

 老漢不敢接招,橫肩撞開愛女,側身一閃,躲開了劉呈剛的一腳。

 劉呈剛大怒,吼道:“一起上,給少爺狠狠的打!”

 眾奴僕便揮拳抬腳,拳打腳踢老漢父女。

 人多拳多腳多,可不好閃躲。

 老漢和少女無奈,只好出手,雙雙舞拳,各自一招“霸王卸甲”、“傍拂柳”,擋格撥橫分,架開了眾多奴僕擊來的拳腳。

 不過,這對父女懼怕權貴,並不敢進攻。

 兩名奴僕氣力不夠,不堪一擊,被老漢格翻在地上。

 劉呈剛大怒,抓起場中的兩隻鐵槍頭,雙手各握鐵槍尖,一招“雙風貫耳”,左右開弓,刺砸向老漢。不遠處,仍然站在馬鞍上的梅巧倩實在看不過眼了,不由怒叱一聲:“狗奴才,就只會欺負窮人!哼!”劍不出鞘,雙足一點,斜飛而下,握劍一招“古道揚鞭”使出,刺敲向劉呈剛。

 梅巧倩出身名門,劍術世家,動作快,劍法好,又修煉了辟邪劍法和奪命十三劍。

 當真是一擊即中。

 劉呈剛後腦被梅巧倩的劍尖敲中,即時頭破血流,慘叫聲聲,撲倒在地上。

 將一對鐵槍頭一甩,便抱頭就地打滾。

 地上血跡斑斑。

 梅巧倩身子沒有落地,一招擊中劉呈剛,便凌空旋身,握劍環劃環掃。

 “嗤!”

 “哎喲!”

 數名奴僕不是臉被劃傷,就是衣服被劃爛,或是胸口被劃傷,均是倒地慘叫哀嚎起來。

 梅巧倩行俠仗義,卻不想傷人命。

 因為她家也有很多僕役。

 梅巧倩知道這些人生活不易,教訓他們一番就算了。

 那賣藝少女陡見一個錦衣華服的“美少男”持劍相助,身姿優美,不由一怔。

 待看到滿地爪牙,又嚇得容失色。

 賣藝老漢抱拳拱手,感激地對梅巧倩說道:“謝謝公子爺相助,大恩大德,往後再報。此地不宜久留,小的先走了。”

 梅巧倩抱劍拱手,說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武林正士的宗旨。不客氣!老伯快走吧!”那老漢急急拽過他女兒。

 那賣藝少女環視滿地的極小的碎銀,便甩開其父的手,彎著柳腰去收拾那些錢。

 這可是父女倆十天半月的食宿費用。

 賣藝老漢卻驚慌失措地說道:“乖女,逃命要緊!”

 又拽過他女兒,抓起地上的包裹,轉身就跑。

 那少女被他拽得跌跌撞撞的。

 梅巧倩頗有些感慨地說道:“生活不易啊!看來,本姑娘一直沒有體恤到民情啊!”

 便握劍轉身,又踢了劉呈剛的頭部一腳。

 “砰!”

 劉呈剛登時腦裂,白眼狂翻,雙手一攤,即時七孔出血,渾身抽搐,繼而雙足一蹬,便氣絕身亡了。梅巧倩雙足一點,提劍飛身上馬,策馬而去,就此出城。

 劉家奴僕跌跌撞撞的抬起劉呈剛的屍體,緊急回府。

 劉閱一家,哭天抹淚,馬上報官。

 半柱香功夫,安縣的捕快、衙役便紛紛出城,策馬奔出城外,四處搜捕梅巧倩和那對賣藝父女的下落。但是,茫茫人海,哪有嫌疑人的下落?

 夕陽西下,晚霞滿天。

 那些捕快和衙役回城,便請畫師畫像,遍貼通緝令,通緝那對賣藝父女賴松、賴繡。

 只是當時劉家那些奴僕被打傷,著地哀嚎,沒有看清梅巧倩到底是什麼樣貌的人。

 畫師無法畫像,所以也就沒有梅巧倩的通緝令。

 晚風送爽,山景怡人。

 此時的梅巧倩已經策馬來到了狼山上。

 人生首次行俠仗義,心情十分舒暢。

 散落在狼山上歇息的江湖中人,也是不少。

 因為這些人得翻越狼山。

 而狼山是南來北往,或北來南往的一條險峻的捷徑。

 “喂,劉兄,石天雨那小子可是過五關斬六將啊!”

 “是啊!華盟主和梅莊主設了那麼多關卡,挖了那麼多坑,都沒有攔住姓石的臭小子啊!”

 “姓石的真行啊!天下武盟可是水陸兩路都沒有攔住他呀!”

 “行個屁!那小子只是運氣好!”

 “你行!撒泡尿照照自己吧。”

 “哼!真是牛不見角彎,驢不知臉長。”

 “你,你!”

 “哈哈哈哈……”

 “姓石的會不會已經到了荊州?咱們快點趕路吧。”

 “唉,一覺醒來,天都黑了。該趕路了。”

 那些江湖中人聚在一起,總有架吵。

 他們吵吵鬧鬧,插科打諢,倒也快活。

 繼而,他們起身上路,翻山越嶺,趕赴荊州。

 但是,這些嘻嘻哈哈的笑話,也給梅巧倩傳遞了信息。

 不遠處,獨靠在一株大樹杆下的梅巧倩,聽得這些亂七八糟的話語,先是哭笑不得。

 繼而,又勾起了梅巧倩與石天雨三年前的那段浪漫美好。

 梅巧倩瞬間又是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