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半世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靈璧城

一路遠行,自離大夏京都一月後,

縱馬急奔,鬧得的土路之上煙塵四起,兩道身影端坐奔馬之上起伏有度,

“顧兄,前方再行兩百里就是靈璧大府了。”有著王騏這一位飽讀詩書的儒者在,對大夏的州府可謂是瞭然於胸。絕對是一位當導遊的好料子。一月之內走走停停,顧知依跟著王騏看了民生,見了世道。

總的來說生產力是落後的,工業化是沒有行成的,資本商賈是被限制的,

和古代封建王朝相同但又有所區別,

相同之處在於這個大夏已然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這一句話被具現,許多讀了書但是沒有為官的書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幫助百姓走向更好的未來,

但世界就是這樣,善惡相依相存,有些讀書人因為沒能科舉出仕於是仗著有些能力在鄉里,縣裡橫行霸道。

而大夏有事和顧知依記憶中的那些歷史是不同的,也許是因為文字具有力量,所以這些所謂的儒者讀的書,可謂是百家爭鳴,當然主流還是君君臣臣那一套,總不能來個將相王侯寧有種乎,然後用這種讀書人來治理天下。

王騏也說了,在朝堂之上,儒者各有各的學派,主流儒家都能在其中分化出十來支思想理念各異的學術派系,但百家爭鳴的儒者最終理想是相同的,那就是實現天下大治,大夏繁榮昌盛。

這一個月來顧知依也算是對大夏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王家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王家是開國功臣,自第一代夏王封給了一個與國同休的定國公,王家也是不負定國公這個名稱,一直傳到了王騏祖父這一代都沒倒過,什麼起起伏伏,不存在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每一代的定國公的繼位者必須是立志境界的大儒,如此才能輔修周易一書,達到躲災避禍的境界。

當然也可以一開始就拿周易作為治身之學。

不多說了,就王騏自己的話來說,他是被自家祖父看好的王家子弟,將來要接定國公的擔子,至於他爹,讀書的資質稍稍差了些,可能達不到輔修周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