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群儒,來舌戰吧!

 南陽郡原先的治所宛縣,目前還在劉協的控制之下!劉協上回出征關中時,留了一些涼州兵在那裡,劉表就當沒看見,直接無視了宛縣而諸葛亮、諸葛玄、諸葛瑾、諸葛均等人戶籍,則會一併遷入宛縣。

 再加上諸葛亮和蔡諷、黃承彥、龐樸、蒯祺等人的關係,他現在已經可以算是荊州士族的一員了!

 在蔡諷的安排下落座之後,諸葛亮就衝著在場所有的荊州士族拱手一禮道:“諸位,亮蒙蔡公提攜,如今已是荊州之士,和諸位是同州了,還望諸位不嫌亮年少知淺,多多指點。”

 “指點是不敢當的,在下倒是有一事不明,想向孔明你請教。”

 說話的是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面容端正,神情嚴肅。

 “原來是潘承明啊,”諸葛亮笑道,“不知你有何不明?亮如果正好知曉一二,定然不敢隱瞞。”

 第一個出面向諸葛亮提問的是武陵郡的名士潘濬。在如今的荊州,各個世家大族根據家鄉所在,又分了等級,基本上是南郡第一、南陽第二、江夏第三,其他第四。

 這個潘濬是武陵郡的世家大族,屬於“四等士族”。不過他為人是極有才華的,和諸葛亮一樣求學於襄陽的學業堂,現在已經被劉表闢為從事,也算踏上了仕途。

 但是和年紀輕輕,就官拜領軍中郎將的諸葛亮相比,他實在是差太多了,心中也難免有點不服啊!

 “孔明將軍,”潘濬也不客氣,當下就提出問題道,“你現在既然落籍南陽,已經是荊州之士,那就請說說我們荊州之士應該如何為國家效命出力呢?”

 他這個問題問得很“正確”,但“明耳人”一聽就知道,這個“為國效命出力”的意思其實是怎麼當官?

 東漢後期一個很大的社會矛盾,就是不斷增長的士族才俊和有限的官位之間的矛盾——官少士多,不夠分啊!

 現在又要搞個軍功爵,讓涼州、幷州、幽州的武夫加入進來搶官當,這士族不就更難當官了?

 諸葛亮則反問一句道:“不是承明可曾讀過天子所傳《三卷真經中的‘說地’?天下之大,實在超乎我等原先之想象。我等可以為國效力的地方之多,也超乎我們原先的想象。我們荊州之士如果只想在荊州為國效力,這機會終究是有限的好在好男兒志在四方,當效法班定遠,為國家開疆闢土,為先賢傳播道學,為百姓取得更多更好的良田。這才是吾輩士人之所為也!承明以為如何?”

 潘濬一笑:“諸葛孔明,荊州五溪之蠻,到今日都沒有平定,你還說什麼效法班定遠?天下大又如何?一個水土不服,就能要了人命要不然,咱們也不會那麼多年都拿五溪之蠻無計可施啊!”

 諸葛亮笑道:“怎麼會無計?不就是區區瘴痢和痘瘡嗎?這怎麼難得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