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月炎 作品

第85章 殘次品

謝清跟管師爺說話的時候,謝玉堂正在江家搬運絹綢。




李春風是在最後一個織坊跟謝玉堂說,想買一些絹綢。




這個織坊也是新織坊,才建成一年,織坊許管事原本是林家熙城織坊的管事,熙城大火,他全家就他帶著兒子逃了出來,四處逃難,居無定所,靠著做些雜工賺錢,後來是刀管事讓謝清找到了他,這才帶著兒子回到熙城地界,跟著謝清建了這個織坊。




這個織坊跟湖州織坊有些相似,也是與謝家桑林和蠶房相鄰,織坊裡是三百五十臺織機,主要出一等絹綢和錦緞綾羅。




熙城當年受損厲害,不像湖州恢復得那麼快,熟練的織工和染工也不像湖州那般容易找。




許管事便讓找到的熟工帶頭,然後自己親自招了一些手巧的婦人教技術。




而許管事對織品質量的管理又非常嚴格。




在磨合期間,便有了一堆不到許管事的一等品要求,但其實品質遠比二等品好的絹綢。




因為這個織坊當初許管事跟謝清說的時候,就是說跟湖州織坊一樣,只出一等絹綢和錦緞綾羅,所以這些次品就一直放在了倉庫。




李春風和宋先生去清點了一下,有兩百三十一匹。




而且,都是素色,沒有染色的白絹白綢佔了大半。




李春風便跟謝玉堂說,想買一些這種白絹和素綢帶去京城。




謝玉堂本是想說,你要的話買什麼?直接拿!還沒等他出聲,李春風便又道,若是白送,那她不要了。




謝玉堂只能去找謝清。




謝清聽說李春風是要買了帶去京城的,便直接找到了李春風。




還帶著許管事。




許管事本著剛正本性直接說,這些絹綢都是次品,是那些生手織廢了的,雖然看上去品質還不錯,但是並沒有到達一等品的質量,絕對不能以一等品計價售賣,而且因為品質比二等品要好,所以也不能以二等品售賣,否則會壞了二等品的行市,所以他在一直放庫房裡壓著。




然後謝清便問,那這些料子的成本是多少。




許管事說,織坊有規矩,一匹料子出現了紕漏,質量不達標,工錢只能拿五分之一,所以成本就是這五分之一的工錢加上絲料和染料,不過有一個區別,就是白絹是在織的時候就廢了,所以只有織工的錢,若是已經染了色的,那就是染色的時候出了問題,那麼織工的錢是要付的,扣的是染工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