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72章 身體力行(4k)

 

“諸君可否停上一停,容老夫倚老賣老,說上幾句話?”

 

在場的士人們見何顒很有風度,一看就非常人,而他身邊之人更是儀表堂堂,只坐在那裡微微一笑就讓人如沐春風。

 

他們停止了互相的爭執,其中一個看起來年紀不大但卻很有話語權的士人恭敬地拜道:“小子賈逵,長者當面,逵不敢無禮,方才友人間的爭論讓長者見笑了還請長者不吝賜教。”

 

何顒說道:“老夫聽了許久,諸君所爭論者,無非是扶風賦中所言是真是假。”

 

“老夫痴長這多年,也就近些年才明白一個至理聖人流傳下來的經學自不可小視,可若要將其中的道理貫徹到底,還需身體力行!”

 

“君等風華正茂,正是意氣之時,既然對扶風現狀存疑,如有意,不妨往扶風一行,至鄉里之間,一見真偽!若覺所見仍不為實,不妨暫住一段時日,以辨真假。”

 

爭論著的士人們愣住了,他們原本以為何顒會支持哪一方,或是緩和一下他們的矛盾,卻不曾想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扶風雖有一個有名的大族馬氏,可經學大家馬融已逝,相比於雒陽,扶風的學風要差太多了。

 

當即就有人心生退意。

 

但“那就去一趟,辨一辨真偽!”

 

當即有人順著何顒的話喊道。

 

上頭之後,此君又對著那位最先說出何顒諂媚的人質問道:“可敢往扶風一行!”

 

“有何不敢!”

 

這就是年輕人。

 

一時間,有自告奮勇準備同去的,也有想要留下並試圖勸說更多人的不一而足。

 

何顒笑了笑,也不管這些人之後打算怎麼辦,就要招呼荀彧準備離開。

 

先前請教何顒的賈逵這時才想起問道:“敢問長者名號?”

 

“老夫何伯求,一無名之輩罷了。”說罷,何顒揮了揮衣袖,與荀彧付完酒錢一同離開酒肆。

 

只留下現場之人面面相覷,好一會兒才有人問道:“真的是寫出了扶風賦的何公嗎?”

 

賈逵說道:“能說出方才言論的,只怕也只有一位何伯求了。”

 

說完,他看向在場眾人:“諸君,在下下月便要入太學,只怕不能與諸君一同前往扶風了,甚是遺憾。”

 

成為太學生是正事,自無人有理由指責賈逵。

 

賈逵又朝那幾位決定前往右扶風一行的人拜道:“煩請諸君歸來時,逵定在此為諸君接風洗塵!”

 

“善!”

 

其實,自從扶風賦流傳開來之後,類似的爭論一直都在。

 

何顒的聲望在這期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還是有許多清流好友的,過去他與袁紹為黨錮之人奔走留下了不少情分。以前何顒被送去扶風屯田時,因涉及宦官,害怕宦官肆虐的情況重演,這些人不好開口。

 

但雪中送炭不易,錦上添花卻很簡單。

 

在劉辯的運作之下,扶風賦再度向外流傳,山東、江南、河北、巴蜀但凡會去了解些實務的士人,都通過何顒的扶風賦瞭解到了右扶風官民一心,對抗持續二十餘日大雨的壯舉。

 

而其中所記載的以天子為代表的朝廷對於右扶風的全力支持,雖只有那麼兩句,但足夠了!

 

幷州,南匈奴王庭。

 

拓跋潔汾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

 

生死皆在他人之手,他凡是隻能配合。

 

也是這個時候,拓跋潔汾才瞭解到在他被俘之後索頭部的現狀。

 

饒是曹操、羌渠等人當面,當知道索頭部已經不復存在之後,拓跋潔汾仍忍不住破防痛罵他不算太喜愛的長子“匹孤豎子難當大任,早知如此,最初就不該給他分配部眾!要是早立力微,當不止於此!”

 

沒了索頭部,他的價值又變低了,拓跋潔汾是真不想再回到詔獄裡去了。

 

羌渠對塞外的瞭解基本與曹操互通,他早些年可吃過鮮卑人不少苦頭,索頭部擁有西部大人,在這個過程中“功不可沒”。

 

如今漢人要用拓跋潔汾,他無法拒絕,但取笑兩句還是可以的:“你那幼子拓跋力微的確比長子強,長子也只是竇賓的部屬,幼子乾脆就是女婿了。要是幼子統率索頭部,兩部合二為一,倒也算一家人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