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263章 何進的新目標

得益於光武以來重視文教,郡縣學校,尤其是郡學的架子還是在的。

且郡學和太學的政策傾斜是一樣的,免除學生本人的徭役賦稅,提供住宿,其餘衣食和筆墨等皆要自備。

郡學的花費主要在於老師的俸祿和學宮及學生宿舍的修建維護,這些原本就在維持郡國官府的預留賦稅之中,就算增修學舍,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的。

所以只要控制好人數,別像太學一樣動輒諸生過萬,也不會給地方造成多少經濟負擔。

雖然如此做可能會產生生源問題,但總歸先把原本荒廢的架子重新搭起來再說。

至於老師,也不必擔憂,通了兩經的太學生便夠格成為郡國文學吏,去當老師了,雖然大部分太學生會繼續追求三經、四經。但沒關係,可以給出政策優惠。

通兩經的太學生為何不願去郡學教書?歸根結底,沒有前途,那就給他們前途。

當劉辯將這些事先交給尚書檯令其出謀劃策之後,首先被放棄的是縣校。

首先是能當老師的郡國文學吏數量終究有限,其次有條件也願意去縣校的人距離郡學的標準不會差太多,以及最關鍵的原因假使一郡國之學只招百位學生,這天下郡國加起來也得過萬了。

一萬個免除賦稅徭役的青壯男丁,雖肉疼卻也能勉強接受。

要是縣學人數再倍之所以縣校是不可能仿照太學和郡學,可沒了優待,拿什麼去和私學競爭呢?

“總而言之,大舅此行,是要將原本荒廢的郡國之學重新匡扶起來,並且郡學也得同太學一樣,不能沒有貧寒子弟。”劉辯對著躍躍欲試的何進強調道。

免除徭役賦稅的政策本就是為了寒門子弟而設立的,尤其是遠不如太學的郡學。

理論上,大族子弟自有家學等私學作為更好的去處,不會與貧寒子弟相爭,但現實誰知道呢!

“以大舅的名望,此事必然不難,如汝南、潁川等郡之郡學,本就文學昌盛,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事並不少見,大舅不可大意。幽並兩州,地處邊境,因鮮卑侵擾,百姓常有不安,文風不盛事出有因,大舅需要多多關心。至於南方益荊揚三州及交趾刺史部,可先擱置,涼州戰亂之地亦可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