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161.第160章 屯田事(三更)

皇甫嵩相信,等他的奏書到了雒陽,此事也能迎刃而解。

屯田之法,自漢武帝時用於西域軍屯為開始,光武以來,也有軍屯之說。

軍屯為屯田之兵卒每歲分配二三十畝土地,調撥耕牛等兵卒只負責耕種。糧食收穫後,統一入倉。

而兵卒參與屯田,每月得兩石糧食作為口糧,每歲也能得到些錢作為賞賜。目前的邊郡,以發配過去的囚徒等人參與軍屯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

考慮到田畝有上中下之分,平均下來一畝兩石,實際上的分成比例約莫五五開。

只是隨著氣候變遷,邊郡畝產下降,這一比例還在變化。

如今的屯田是免除賦稅的,徭役也很輕,基本都是疏通早年留下的河渠裡的淤泥,開墾荒廢多年的土地。

皇甫嵩將羌人和匈奴人效仿漢人的方式編戶齊民,像典型一對成年男女構成的五口之家,能得田百畝。

他暫定的分成為用公牛者五五分成,用私牛者多留一成。

在皇甫嵩的估算之中,五口之家耕種所得,就算使用公牛,也足以養活一家人,衣食無憂,還能有些結餘。

如果以後要對這些人徵收口算,官府所得還得再降上一降。

皇甫嵩思索著寫完奏書,命人送往雒陽,命人召來羌人布迷。

布迷如今的學識還未達到能入京兆尹府,但因為他機靈,有向漢室之心,在過去的屯田中立下過不小的功勞,為此,皇甫嵩破例讓他入了府中為小吏。

雖只是郡府小吏,卻是其他羌人達不到的起點。而且皇甫嵩承諾,待其經學造詣達標,便可為百石。

而因皇甫嵩對布迷的提拔,讓一些羌人豪帥和匈奴人首領看到了希望,他們紛紛帶著子弟向皇甫嵩表達親近之意。

皇甫嵩雖心中對這些胡人還有些許懷疑態度,可他對於劉辯的命令終究還是嚴格執行的。

於是他對這些人予以回應,並作出願意以羌人和匈奴人為官吏的承諾。

然後,他發現屯田撫民忽然之間順利了許多。

次日,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