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118章 詔書

所謂三署,即五官中郎署、左郎署、右郎署,此三署郎原本有宿衛之責,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三署逐漸弱化了宿衛的功能,進一步特化成了培養官員的所在。近衛之責則逐漸移交給了羽林郎和虎賁郎。

劉辯搖了搖頭,他不願意採用老體系,通經的考核方法過於學術化了。

“太學早有清談之風,還有醉心經學者,此等人不適合為官,更別提去到鄉里了。”

“我雖沒在鄉里生活過,卻也知道那裡生活遠不如城郭之內,若無堅定之心,不如不去。”

“我欲使太學生自願報名,參與策試。策試可效仿早前,其優者分為甲乙二等,充任雒陽及周邊數縣的此前被罷免的鄉里官吏,甲等為百石,乙等為斗食佐史。”

策試是過去選拔太學生的老方法,以策試分級,根據成績高低能成為不同官秩的郎官。

劉辯不欲把策試的難度定得過高,但也不願意選一幫吃白食的,這其中的把握,只能依據到時候參加策試的太學生整體質量來定。

等商量的差不多了,靈帝也有幾分疲憊,立馬派人叫來尚書令盧植,告訴了盧植他的決定,十分自信地將起草詔書的工作交給了盧植。

“子幹若有疑惑之處,可與太子相商,儘快發佈詔書,令有司施行。”

盧植一見劉辯在旁,馬上就明白了這主意是誰出的。

他看靈帝的架勢明顯不是奔著商量來的,作為尚書令,他其實是沒有拒絕皇帝的權責的。

盧植其實倒也不覺得皇帝插手鄉里官吏有什麼值得勸諫的,關鍵是關羽查出來的東西實在是過於惡劣,誰能想到,京都雒陽竟能有如此多的冤案。

或者說,當事實真相被通通揭開,被赤裸裸地放到眼前時,便已經不能裝作看不見了。

盧植與靈帝一樣,都把這份詔書的重點放在了太學生身上。

交待完詔書的內容後,靈帝便去後殿休息了,留下劉辯和盧植在擬好詔書後直接用印。

盧植當了這麼多年的尚書,起草一份詔書駕輕就熟,很快就和劉辯商量著擬好了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