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泡枸杞 作品

第六十九章:襲人上門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所以,賈芸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了賈琮。

 而賈琮之所以去尋賈芸,一是因為,賈芸是唯一一個稱得上好人的賈府族人。

 賈薔英姿俊美,年當少壯,是整個賈府最帥的,結髮束帶。

 賈琮雖才十二歲,但英氣暗斂。

 反觀賈芸,容貌枯黃,容長兒略有斑廯。

 二嘛,則是賈芸這個人並不是庸碌之輩。

 賈琮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培養自己人,賈芸算是不二人選。

 “薔哥兒,我打秦家回來到後廊下轉悠。

 往芸哥兒家逛了逛,見他家光景,實有艱難。

 便拖他一同來求你,看族中能否為他安排一個活事?

 也好讓他衣食有個著落。”

 賈琮的語氣很隨意,既不是居高臨下的姿態,也不是低聲下氣的口吻。

 在賈氏宗譜排行裡,他是玉字輩的。

 賈薔、賈芸都是草字輩,是他侄子。

 賈薔沒有立刻應允,心裡盤算道:“我這個新任族長當的也沒啥大權。

 隨便來一個族人,皆是我長輩......

 琮三叔這兩年奮發上進,日後沒準兒......

 嗯,給芸哥兒一個餬口的去處也就是了。”

 想明白此關。

 賈薔轉顏笑道:“噢......看琮三叔說的,這叫什麼事。

 芸弟,咱們都是一家子人,我怎忍心看你這樣子。

 正愁兩府裝裱沒個總管,你領了這份差事。

 我待會就給你牌票,到賬房支一百兩銀子,做好了這樁再說。”

 賈芸眼前一亮,驚喜地起身拜謝:“謝琮三叔和薔大哥這個情了。”

 賈芸是個會來事的,心道:“琮三叔不喜排場,送什麼好呢。

 等領了銀子,先打聽打聽再說......”

 賈琮難得在寧國府吃喝玩樂,享受了一陣子。

 期間。

 旁敲側擊詢問了一些賈珍賈蓉、尤氏、焦大等人的近況。

 等叔侄二人出了府,賈芸偏要買東西送他。

 賈琮沒有婉拒,應景地收了幾兩麝香。

 像賈芸這種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賈琮也無法預測未來能有什麼回饋。

 但總先種下個果實,不是什麼壞事。

 .......

 .......

 匪鑑閣書房。

 賈琮目不轉睛地盯著秦可卿出的那道題目,思緒飛速思索。

 前世的他,對於婚姻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排斥的心理。

 或許是受到了短視頻的影響,又或許是因為父母的失敗婚姻。

 他的童年在家暴之中度過,因此心理也受到很大影響。

 不幸的家庭,不幸得婚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自有各的不幸。

 從小耳濡目染,直到步入社會。

 甭管見聞再多,他對婚姻一直是持排斥、質疑、缺乏信心的態度。

 如果說脾性多是天生的,那麼人的三觀,往往是環境逼造出來的。

 至於十幾歲成婚,於封建社會來講並不奇怪。

 一般古代王朝的法定結婚年齡,都是在十一二到十五六歲之間。

 民間老大不成婚的,官府還會強行婚配。

 但現在的賈琮,四五年之內,應該不用擔心這個。

 勳貴家的公子哥怎麼說也要十五歲之後,父母才會安排婚事。

 晴雯俏生生、乖乖地在一旁磨墨,一對兒狐狸媚眼。

 一會看看男兒的俊臉,一會又瞧瞧案卓上的文章。

 賈琮專心致志,依照題目“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

 下筆道:

 “想雙文之目成,情以轉而通焉。”

 “蓋秋波非能轉,情轉之也.......”

 晴雯穿著紅背心、綾裙,賈琮教她認了些字。

 但她可沒讀過西廂,對此亦是睜眼瞎,只得找話兒說:“唉!今兒早王善保家的透口風出來。

 說是琮三爺出門時帶了一千兩銀子捐給順天社倉,如今卻怎麼不見個影兒?

 估摸是大太太常唸叨,王善保家的再狐假虎威.......”

 晴雯性子率真,不會藏著掖著,有什麼就說什麼。

 性格真誠,卻往往會無意中得罪人,這一點和林黛玉很像。

 要換成襲人,襲人就不會這麼直白,寶釵更不會。

 賈琮只當作聽不見似的,靜靜思索、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