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張明詭辯,讓郭嘉都無奈

 “知漢不過是順道而已,又非借關,就像孟德問我們借糧,不也只是說的調糧嘛,都是大漢天下,哪有什麼還與不還之說?”

 “更何況,就是借個道,我們如何能還?”

 郭嘉一驚,暗道壞了。

 他急忙向曹操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先別說話,讓自己來答。

 曹操頓時反應過來,急忙改口道:

 “呃……這個,我也是聽奉孝說起,奉孝,你詳細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郭嘉這才不慌不忙地笑了兩聲,接著說道:“皇叔言重了,這一碼事歸一碼事,武關守軍乃是朝廷任命的,之前他突然回許都,說是知漢將其驅逐。”

 “主公聽說後,難得有機會和知漢見面,當然要問個清楚。”

 劉備聞言,轉向張明,故作不知問道:“知漢,奉孝所言,可是真實?”

 “額……這個……”

 張明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是,又不是......”

 “其中有些誤會,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說清的,但是武關如今確實是子烈鎮守,可司空和奉孝,卻萬萬不能聽那守將的片面之詞。”

 “我說實話,這事兒啊,你們還得謝我。”

 “我們到武關的時候,那守將竟然打起了軍糧的主意,口口聲聲說是他該拿的,我也是無奈,才下令將其驅逐的。”

 “我記得,司空給我主的信上,明明說的是借糧。”

 “要不,司空將這次出征的軍糧歸還我主,我們便撤去武關防務,如何?”

 一聽張明的話,曹操和郭嘉相識一眼,彼此眼中都是不信。

 區區一個武關守將,敢打張明軍糧的主意,怎麼這麼假呢?

 其實信與不信也不重要,拿回武關,才是當務之急。

 雖說武關丟失,不影響關中安危,只要守住武關道,並在藍田駐軍,便可不用擔心。

 但是武關在手,未來若與荊州開戰,便可從武關威逼宛城側翼,抄截糧道。

 這也是當初為何劉景升始終不敢將宛城收入手中的緣故,並不僅僅是讓張繡成為他和曹操之間的屏障這麼簡單。

 可是糧食,他們拿不出來。

 雖然當時聖旨上是說的調糧,但是曹操私下給劉備的信,可是白紙黑字寫的借糧。

 沒辦法,聖旨怎麼來的,懂的都懂,劉備手上多半有衣帶詔副本,曹操也是怕劉備不給,才會又單獨寫封信說明情況,誰承想卻成了張明攥在手上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