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玉麒麟 作品

第一章北川之行

“哎喲,許姑姑您來了。”胡賴小跑到我身邊,親熱地打了一聲招呼,“這段時間太子可忙得不得了,咱也沒空賀喜姑姑擢升六監掌事。”

我點點頭,胡賴這人我是看不上的,不過眼下大家都在明昭太子麾下,總還是要客氣些。我只能略帶敷衍地笑了笑:“區區小事怎麼敢勞煩胡大人呢。這幾日太子可是都在聖上身邊伺候著?”

“太子孝順良善,見著聖上被病痛折磨恨不得取而代之。不過聖上這病看起來可不大好醫治呢?司藥監那邊怎麼講的?”

我左右看看無人,湊近了一些低聲道:“眼下藥不知吃了多少,依舊還不見好,太醫院那邊院首依舊說了,左不過一兩月。”

胡賴聞言,並未回話,只朝我躬身一拜:“如此兇險,看來還是應當去請相國大人呀。相國大人精通丹藥,這人間常見的藥既然已經沒有辦法了,也只能試試旁的手段。”

我躬身退下,只當自己什麼都沒有聽見。

今日彷彿會有大雨,天空中烏雲密佈,到了日出時分依舊黯淡而沉悶。正陽殿籠罩在一片昏沉的天色之中,彷彿也顯得死氣沉沉似的。

眼下聖上早已不能臨朝,太子便挑起重任,朝堂之上翻來覆去地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北川羅氏不滿唐家軍軍屬眾多,便要求軍屬搬出北川城內,唐揆榮自然一口答應,只說照辦。南方似乎有一些小型的起義,被廣王周恪法很快平定。巴渝一代大約月旬前發生了天災,眼下上奏說要賑災的糧錢。

太子將賑災一事批給了江氏某個青年將軍負責處理,此人據說前幾年還是神武營一箇中郎將,被太子殿下一手提拔上來,在聖上面前盛讚其“勇猛不輸唐戩,謀略更勝三籌”。

我不知道唐戩是誰,似乎是一個已經亡故的唐家軍小將軍,不過既然得此稱讚,就從語氣來說也能知道,太子當真是器重這江家子弟的。

等回了司藥監,忽然一個年輕的小女官找上我。她模樣清秀,一雙眼睛亮得好像山泉日夜洗刷的石頭,帶著一片叫我難受的真誠:“姑姑,臣女乃是寵物所末等女官沈敏,巴渝人。”

“巴渝人?那裡倒是山高水遠,難為你一人來到京中,”我淡淡地回答一聲,瞥眼看向她,“不知沈女官今日有何事?”

沈敏“臣女生於巴渝之地,對故土的思慕之情如人之眷戀父母。今,臣女家鄉蒙受天災,臣女無一日不痛心,無一夜不垂淚。”

我不動聲色地放下茶盞,上下打量著那年輕而鮮活的面容。

“臣女今聽聞太子殿下願向巴渝運送賑災糧草,臣女感激涕零,深感太子仁厚。然而那負責運糧的江氏,素來有惡名,以權謀私、顛倒黑白,他在太子面前曲意逢迎,矇蔽大人。然而百姓無一人不知,無一人不曉他魚肉百姓的惡名。賑災救民茲事體大,不可交給這種德行有虧之人啊。”

我心裡覺得有幾分好笑,低下頭不看她:“沈女官多慮了。我等女流之輩,哪裡比得上聖上太子會識人呢?我想,不過是江大人最近頗得重用,卻未曾鑽精民間口碑,才會被人暗中散播這種消息吧。這世間子虛烏有的消息何其多,真真假假誰說得準呢。”

“姑姑!”沈敏抬起頭,眼眶微微有點發紅,“……臣女出生寒微,父親乃是巴渝山中一獵戶,家中時代貧寒。可縱使臣女乃是山野出生,亦知道盡忠直言!何況此事事關巴渝無數災民身家性命,姑姑身為六監掌事,難道只袖手旁觀嗎?”

“太子安排,合情合理,如何談得上袖手旁觀?”

“姑姑難道忘了……清河那一年的水患嗎?”

我一愣,再看向她時只覺得厭惡與憤怒:“你說什麼?”

“同為災民,姑姑豈能不明白臣女的心意?”一行眼淚順著她的眼眶滑落,她眉眼間都是幾乎要溢出來的委屈和義憤,“清河當年何其有幸,有溫賢太子庇護。眼下天人已逝,世間再無人庇護巴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