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諜影1928 作品

第110章 接頭

  蘇平說:“是,我去想辦法。”

  尤林來時,這屋子沒其他人,連阿中也出去了,是蘇平事先佈置,要他們出了去的。蘇平注意到:非必要時,不讓更多人知道尤林是個什麼人。

  她是小心的,這是她精細之處。

  尤林走後,蘇平還同柳三春談了一會才走。

  暫時,柳三春那個區的工作,只好由蘇平負責聯繫。

  敵人的反覆“掃蕩”,使濱海地方的各級黨的組織都遭受了損失,這時候柳三春去我已經不知轉移掩藏在何方的當地的縣委,還不如直接來海灣市找蘇平容易些。

  搭載柳三春來的那隻漁船,是隻家口船,船主是個貧苦漁民,全家在船上,在近海捕魚撈蝦為生,經常來往于都朋區和海灣市之間,捕得魚蝦,常載來海灣市賣。

  這船主全家在政治上是可靠的,都是“解放友”。抗日戰爭時,這濱海地方的抗日遊擊隊,其正式番號已名為人民解放軍,還在群眾中成立過一個組織,名為“解放軍之友”,這是擁護支持解放軍的先進的群眾組織,參加者是群眾中的積極分子。

  這組織的成員,在抗日戰爭和各項工作中,經常起帶頭作用。它也有一定的秘密性,是一個組織得較嚴密的外圍組織。

  群眾口順,常把這組織的成員稱為“解放友”,這組織中人,也常這樣自相稱呼。

  搭載柳三春的漁船上的全家人,就都是在“解放軍之友”這組織的。

  這幾個月來,青天白日組織“掃蕩”得兇,柳三春有時就上這船,隨同出海,認作船上的家裡人。以後,這船可以作柳三春同蘇平之間的交通聯絡之用。

  蘇平把這些都同柳三春約定了。也還同她談了回區裡去如何展開對敵鬥爭,如何做群眾工作等具體問題。

  蘇平走後,阿中才回來。

  他去街上,買了兩本書,一本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本是《大鬧天官》,還有一枝鉛筆,一本拍紙簿,要媽媽帶回去給妹妹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