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二百五十 叔侄遊泰山

 “師叔,到了我的地界了,讓碧霞好好為您做一回東道主。”

 碧霞元君對紫霄天穹神君做了個請的動作,便在前頭領路。

 紫霄天穹神君跟著碧霞元君,站在雲頭,向下望去——

 群山起伏,層巒疊翠,遠處的黃河如一條巨龍蜿蜒在大地之上,波光粼粼,熠熠生輝。紫霄天穹神君不禁讚歎:“泰山之美,果然名不虛傳,這壯麗的山河,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碧霞元君微笑著,指向遠方:“師叔,請看那邊,天上有天上的南天門,人間也有人間的南天門,人間的南天門便在泰山。”

 只見南天門巍峨聳立,雲霧繚繞,彷彿通往天界的神秘門戶。

 兩人降落山腳,沿著山路蜿蜒而上,途經多處古蹟,每一處都透露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紫霄天穹神君不時駐足觀賞,對碧霞元君說道:“泰山不僅自然風光迷人,人文景觀亦是豐富多彩,這些石刻碑文,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行至半山腰,忽聞水聲潺潺,原來已至著名的五大夫松。碧霞元君介紹道:“這五株古松大有來歷……”

 這五株古松,枝繁葉茂,蒼勁有力,相傳為始皇帝所封。始皇帝東巡至泰山,遇大雨,遂避於松樹下,得以倖免。事後,始皇帝為感謝這片松林的遮風擋雨之恩,便封這五株最為挺拔的松樹為“五大夫”,以表彰其功勞。

 自此,“五大夫松”便名揚天下,成為泰山的一大景觀。

 與秦皇行事相媲美的,便是漢武帝。

 要不,後人怎麼總喜歡將這二位並稱秦皇漢武呢?

 和始皇帝一樣,漢武帝也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皇帝,他對神仙方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多次派人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在他的眾多追隨者中,東方朔以其獨特的個性和能力脫穎而出,成為了漢武帝身邊的紅人。

 東方朔,字曼倩,著名方士,以其機智和博學著稱於世。

 漢武帝時期,為了尋找神仙和不死之藥,他命令東方朔前往天下名山探訪。東方朔來到太姥山,被這裡的山水所吸引,認為此地非同尋常。

 彼時,太姥山還叫太母山,流傳著一個經過時光滌盪,有些走樣的傳說:

 據傳,在上古時期,此山便有仙人居住,名為容成子。

 容成子,又稱容成公,傳說是黃帝和老子的老師。《列子》中提到黃帝與容成子居住在空桐之上,而《列仙傳》則稱他為黃帝師,並見於周穆王,擅長養生補導之術。《黃帝內經·素問》、《神仙傳》、《軒轅本紀》等書籍都記載過他的蹤跡。

 傳說容成子曾在太姥山煉藥,後隱居崆峒山,活了兩百多歲。又有說他隱於青城山的。

 容成子還被稱為上古聖王容成氏,與東方木德青帝伏羲氏、神農氏並列,是同一時期的上古神。

 不過天帝某日巡遊東海時,並未見到容成子,而是曾在此山遇見一位老母,她以種植藍草為生,後得道士傳授九轉丹砂之法,最終乘九色龍昇仙。因此,此山又名太母山。

 如果陸羽、白茶,以及故事中人太姥娘娘要是聽到這個傳說,大抵也要辯駁幾句,但傳說與流言也相差不了多少,無傷大雅,博凡人們一樂,也就隨人們嚼舌根去了。

 東方朔回到京城後,向漢武帝彙報了太姥山的神奇之處。漢武帝聽後大悅,遂下令將太母山改名為太姥山,並封其為“天下第一山”。

 於是,東方朔受漢武帝之命,在太姥山上題寫了“天下第一山”幾個大字,這些字至今仍在山中的摩崖石刻上清晰可見,似乎為了佐證這一傳說的真實性。

 想到這個傳說,碧霞元君突然有些明白,為何她與太姥娘娘在滿天神佛之中關係甚密了,原來緣自秦皇漢武的某些神奇的關聯呀。

 既然泰山與太姥山有淵源,她與太姥娘娘又是鐵桿好姐妹,那太姥山是白茶的老巢,不對,是家園,那她更有義務要幫一把陸羽、白茶夫婦了。

 碧霞元君指著其中一株最為高大的松樹,對紫霄天穹神君說道:“師叔,此乃‘五大夫’之首,名曰‘迎客松’。它枝幹盤曲,似在熱情地歡迎四方賓客。每當旭日初昇,陽光透過其枝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宛如熱情的手臂,迎接著遠道而來的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