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二百四十六 墜江

長安城,古御林茶行的午後寧靜而溫馨。

 

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木質的地板上,與空氣中淡淡的茶香相互交織。

 

姚雲娘端坐在茶行內,雖只有十來歲,卻顯得十分沉穩。她的眼神專注而清澈,彷彿能洞察一切。

 

卓老三受姚四娘子所託,正在教雲娘品鑑白茶。

 

他輕輕舉起一杯剛沖泡好的白茶,陽光透過杯壁,映照出茶水的清澈與純淨。他深吸一口氣,讓茶香沁入心脾,對雲娘緩緩說道:“品鑑白茶,首先要觀其色。”

 

姚雲娘目不轉睛地看著杯中的茶水,那是一種淡雅的黃綠色,如同初春的嫩葉,又似清晨的露珠。她輕聲回應:“這顏色真是清新脫俗。”

 

卓老三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其次要聞其香。”他輕輕搖晃著茶杯,讓茶香散發出來。姚雲娘也學著他的樣子,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香氣清幽而持久,如同山間的清風,又似幽谷的蘭花。

 

“這香味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姚雲娘感嘆道。

 

卓老三點點頭,繼續說道:“最後便是嘗其味。”他輕輕抿了一口茶水,細細品味著其中的味道。姚雲娘也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那味道清爽宜人,入口即化,回甘綿長。

 

“這白茶的品質確實上乘。”姚雲娘讚歎道。

 

卓老三滿意地看著姚雲娘,他知道這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已經掌握了品鑑白茶的要領。他放下茶杯,淡淡地說道:“品鑑茶葉,不僅是為了辨別其品質,更是為了感受其中的韻味與情感。每一壺好茶,都是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是生命與智慧的結晶。”

 

姚雲娘聽著卓老三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敬意與感激。受姑姑所託,卓老三教她做茶、品茶已有些日子,她知道,自己不僅在品鑑白茶的過程中學到了技巧,更在卓老三身上感受到了對茶的熱愛與敬畏。這種感覺,如同杯中的白茶,雖然清淡卻令人難忘。

 

對於卓老三來說,姚雲娘雖然年紀小,卻是個省心的徒弟。

 

姚雲娘在卓老三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製茶的精髓。她跟隨卓老三吃苦耐勞,每天起早貪黑,忙碌於茶葉的採摘、晾曬各個環節。儘管汗水溼透了衣衫,但她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反而樂在其中。

 

與姚雲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兩位叔叔——二叔姚子陵和三叔姚子淵。

 

雖然他們也向姚四娘子保證了要好好學做茶,但實際行動卻與保證相去甚遠。

 

他們整日遊手好閒,對製茶工藝浮皮潦草,態度極其浮躁,不務正業。甚至有些歪門邪道的想法,總想著如何通過投機取巧來牟取暴利。

 

一日,正是採茶的好時節。姚雲娘揹著竹簍,踏著晨露,穿梭於茶園之間。她小心翼翼地挑選著每一片嫩綠的茶葉,動作熟練而有序。而姚子陵和姚子淵則躲在樹蔭下乘涼,偶爾裝模作樣地摘幾片茶葉,便開始抱怨陽光太烈、茶葉太尖。

 

姚四娘子看在眼裡,怒在心中。

 

她本就覺得兩位哥哥與她並非同道中人,並不想收留兩位哥哥在“古御林”茶行中,奈何兩位哥哥好不容易有了回京的機會,就賴著再也不肯走了。

 

“古御林”茶行在內部夥計中舉行了一場製茶比賽,茶行內的僕人們都可以參與,姚雲娘、姚子陵和姚子淵也都參與。

 

比賽開始了。姚雲娘憑藉著之前的努力和卓老三的指導,迅速進入狀態。她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而姚子陵和姚子淵則是手忙腳亂,他們試圖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技巧來掩蓋自己的不足,但很快就被識破了。

 

最終,當三份幹茶擺在眾人面前時,高下立判。

 

姚雲孃的茶葉色澤翠綠、香氣撲鼻;而姚子陵和姚子淵的茶葉則色澤暗淡、氣味混雜。

 

他們甚至不知道白茶工藝不同於其他茶類,是不存在炒茶這一步驟的。

 

他們不知道白茶以其獨特的製作方法和天然健康的屬性獨樹一幟,其加工過程中最顯著的特點是“不炒不揉”,這一點與綠茶等其他茶類的加工工藝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