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216.第216章 望海里

 院落中央,是一座兩層的木樓,樓閣式建築,飛簷翹角,古色古香。

 樓下是一片寬敞的石階,石階旁種著各種花草,如牡丹

、芍藥、薔薇等,爭奇鬥豔。

 樓上則是一間雅緻的書房,書房內陳設古樸,書架上擺滿了古籍,字畫掛滿了牆壁。

 院落周圍,風景如畫。

 東面是一片竹林,竹葉翠綠,竹影婆娑。

 南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石頭上長滿了青苔。

 西面是一片茶園,茶樹排列整齊,綠意盎然。

 北面則是一片松林,松濤陣陣,宛如大海波濤。

 院落的主人姓白,因而山巔的宅邸也叫白苑。

 山下的人們都管白苑主人叫白娘子。

 和白娘子一起住在白苑裡的,都是白娘子的兄弟姐妹們。

 白娘子帶著兄弟姐妹們,在太姥山上選定了一塊肥沃的土地,開始辛勤勞作。

 他們揮鍬剷土,挑水澆灌,種下了一顆顆茶樹苗。

 茶樹苗漸漸生長,嫩綠的葉片在陽光下閃著光芒,彷彿是一片綠色的海洋。

 春日,茶樹抽出新芽,白娘子與兄弟姐妹們便開始了採摘工作。他們穿梭於茶樹間,輕輕摘下嫩綠的茶葉,放入竹籃中。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採摘完畢,白娘子便帶領大家開始炒茶。

 他們將茶葉倒入大鍋中,用手翻炒,使茶葉受熱均勻。

 炒茶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

 經過反覆翻炒,茶葉漸漸捲曲,色澤翠綠,散發出一股清新的香氣。

 最後,白娘子與兄弟姐妹們將炒好的茶葉晾涼,裝入精美的茶盒中,拿到山下販賣。

 山下,長溪縣,勸儒鄉,望海里。

 望海里,地處東海之濱,一隅之地卻得天獨厚。

 這裡水域廣闊,漁獲豐盈,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稻穀飄香,確實是一方富饒之地。

 東臨碧海,西依翠嶺,南望綿延的田野,北靠茂密的森林。交通四通八達,商賈雲集,貨物豐富,是名副其實的商貿重鎮。

 更加上民風淳樸,人們勤勞智慧,世代以漁農為生,生活安寧祥和。

 白茶決定在望海里選擇一宅邸作為商鋪,重開“香茗雅敘”。

 這一日,白茶身著素衣,手執油紙傘,攜著玄風,漫步於望海里的繁華街道上,尋找著一個合適的店面。

 這望海里果然熱鬧非凡,街上行人絡繹不絕,各種店鋪琳琅滿目,賣魚的、賣米的、賣布的、賣藥的應有盡有。

 白娘子走在街上,引得路人紛紛側目,都驚歎於她的美貌。她卻不以為意,只是留心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突然,她眼前一亮,只見前方有一座空置的店面,正適合開一家茶行。

 這座店面位於街中心,位置極佳,門前有一棵大榕樹,枝葉茂盛,遮天蔽日。

 白娘子心想:“此處正好,既可以遮陽,又可以避雨,且離海邊不遠,正是開茶行的絕佳之地。”

 於是,白娘子便走進店面,細細打量起來。這店面雖然有些陳舊,但空間寬敞明亮,且有後院,正好可以用來製茶、晾茶。

 她又走到後院看了看,發現這裡種著幾棵茶樹,雖然不多,但長得十分茂盛。

 白娘子心中暗喜:“這裡果然是開茶行的風水寶地。”

 她和玄風一合計,當即決定將這座店面買下來。

 於是便去尋找店面主人。

 見一青春婦人,領著一青年人,姐弟倆打聽店面主人下落,街坊鄰居都露出怪異神色,並不肯多言。

 多打聽了幾位,終於有善心的老鄉,壓低嗓音提醒白茶和玄風道:“這店面主人,是位少郎君,叫馮淵,父母早亡,就靠著這店面過活,家裡也算小康,若能配一閨秀,成家立業,日子定然不錯的,但是啊”

 那老鄉話鋒一轉,神色也期期艾艾起來。

 這馮淵偏偏從柺子那裡看中了一個小娘子,叫香菱,馮淵對香菱極為珍視,雖然不能明媒正娶,只是納妾,卻也要擇良辰吉日,讓她過門,方顯正式。

 偏偏,那假冒香菱父親的柺子,又將香菱賣給了大戶人家的郎君,叫薛蟠的。

 馮淵找到逃了的柺子和薛家,上門要人,薛蟠不同意。馮淵和僕人強要奪取香菱,薛蟠竟下令僕人把馮淵給打死了。

 馮淵死了,僕人得了薛家的賠償,也不告官了,還繼承了馮淵的家產,其中就包括這店面。

 僕人將店面租賃出去,卻發生怪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