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一百七十七 宿主

 “鴻漸,你在讀什麼書?”鄒夫子走進來,笑眯眯問鴻漸。

 鄒夫子真是個和藹可親的老頭,為什麼那些同窗卻說他不苟言笑,難以親近?

 看著鄒夫子的笑臉,鴻漸面露不解。

 鄒夫子卻說:“看你這神色,是讀書遇到疑問了嗎?”

 “弟子正在讀《論語》。”鴻漸慌忙站起身。

 鄒夫子在他跟前坐下,接過鴻漸手裡的《論語》說道:“學乃求知之途,而知乃行之資。論語中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你當銘記於心。汝等學子,當勤於讀書,更須勇於提問。凡遇不解之處,宜即尋師訪友,以求解答。

 孔子還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讀書之時,若心生疑惑,即是學問之始。若因疑難而退縮,則如種樹無水,難期茁壯成長。反觀那些勤於發問者,如破土而出之苗,日積月累,必將根深葉茂。

 昔有孟子,其母三遷,示以良鄰良伴之重要。故學亦然,師生互動,乃成就學業之關鍵。師者,引路之人也;學者,行路之人也。問則顯學之不足,答則補學之缺。故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書經載道,史記傳真。汝當以古為鑑,開卷有益,不必恥於上問。天資聰明者多,然勤學苦練者得真知。夫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問如撐篙,能使舟行穩且遠。

 吾再引經據典,勸汝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不斷複習舊知,又能提出新疑,此乃學習之階梯。時有所學,或有所惑,皆為學問長進之機。勉之,勉之!孜孜以求,必有所獲。”

 鄒夫子一番話,鴻漸只覺如醍醐灌頂,忙將季蘭沏的茶恭敬奉給鄒夫子。

 “多謝夫子教誨,弟子謹記於心,無以為報。”

 見鴻漸恭恭敬敬,鄒夫子心裡甚是欣慰,指著手裡的茶抿了口,道:“這茶不是你泡的,你若要報答為師,當親自為為師泡茶。”

 於是,鴻漸跟著鄒夫子去了茶室。

 鄒夫子的茶具,乃李太守相贈。

 此物非金非玉,卻貴在情意。鄒夫子十分喜歡,每逢賓客至,必以此具沏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