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一百七十四 火門山鄒夫子

 竟陵西北,佛子山鎮。

 天門山、金盃山、團山、撲船山、龍尾山五峰組成火門山的山體群落,但見山體俊秀,首尾相倚,樹木蔥鬱,狀如玉如意。

 火門山書院,就隱於峰巒翠竹之間,乃是一處古樸幽深的學府。

 院中書香四溢,古木參天,彷彿世外桃源,遠離塵囂。

 在此傳道授業的夫子,姓鄒,單名一個墅。

 鄒夫子向來清修無慾,學識淵博,為人淡泊名利,深受世人敬重。

 鄒夫子常穿一襲青色長袍,樸素無華。他的衣著雖然簡單,但卻乾淨整潔,身材適中,既不魁梧也不瘦弱。年歲雖長,但精神矍鑠,步履輕盈。鬚髮皆白,但目光炯炯有神,猶如深潭中的明燈。面容慈祥和藹,常帶微笑,使人感到親切而溫暖。

 鄒夫子性格古怪,常有一些出人意料之舉,學生們都怕他。

 鄒夫子喜歡收集各種奇特的石頭。

 無論是山間奇石、林中璞玉,還是溪邊卵石,他都要仔細端詳,觀察它們的形狀、紋理和色彩。

 他常常在散步時撿拾石頭,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清洗乾淨,收藏在家中。這種獨特的愛好使他的居所充滿了各種形狀各異的石頭,成為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鄒夫子有時會表現出一些怪異的舉止。

 比如在與學生講學時,他會突然站起來,手舞足蹈。起初學生們感到困惑,後來才明白這是鄒夫子在用身體語言來形象地解釋一些抽象的概念。

 鄒夫子看起來不苟言笑,但有時語出驚人。

 有一次,一個學生因一個複雜問題抓耳撓腮,痛苦不已,鄒夫子就說,這個問題就像一隻刺蝟,你越想抓住它,它就越刺你。

 這個學生聽後,恍然大悟,暫且放下這個問題,過一陣再想,竟忽而就明白了。

 鄒夫子平日裡教授諸子百家,兢兢業業,但與學生並不親近。

 鄒夫子喜茶,奈何學生中愛茶之人少數,鄒夫子想尋個共同語言的學生探討一二都不得。

 因而鄒夫子終日皺眉不展,甚是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