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料敵在先

 臘月十八日,深夜,霞美城內外燈火通明,守城軍士有的手持薙刀警惕,有的手握長槍肅立,雖是睏意襲來,卻絲毫不敢懈怠。

 信重像往常一樣,正率領十餘名馬廻巡視四處城防。作為一名小領主,霞美城施行的是“扁平化管理”,所謂的家老、評定眾、馬廻都是這十幾個人一肩挑,信重跟他們的關係此時既是君臣,又是兄弟。

 他身邊的這些馬廻,有的是青梅竹馬的夥伴,有的是武田、熊谷軍中挑選的猛士,有的是從地侍(下級武士)中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雖說出身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忠誠。

 這其中,尤以松宮清長和香川盛久最得信重信賴。

 松宮清長,年長信重兩歲,是熊川松宮氏的庶子;香川盛久,與信重同齡,是麻生野香川氏的嫡次子,這兩人自幼便陪同信重前往建仁寺修行,可謂是青梅竹馬、親密無間。

 信重知道,在這亂世,感情是不可靠的,唯有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籠絡人心。也正是看穿了這一點,他反而對這兩人愈加信任,畢竟,他們和自己的處境一樣:正常說來是沒辦法繼承家業的,只能作為兄長的家臣了此一生。

 可恰逢“下克上”的亂世,但凡有點志向,又怎會按捺住心中的野望,甘於為臣呢?因此,與其說是信重的個人魅力將他們聚集在一起,不如說是報團取暖,互相成就,為自己的未來謀取一點希望。

 行走在城外小路上,松宮清長和香川盛久緊跟在信重身後,走到僻靜處,香川盛久用手肘碰了碰松宮清長,並向他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踟躇些許後,快步走到信重身側,低聲道:“主公,自來到這霞美城,您無一日不是高度戒備,兵士們也是枕戈待旦,再這麼下去,怕是……”

 “我又何嘗不知,但請你們再堅持堅持。”信重雖然知道天文七年武田家內部會有大亂,但終究不是什麼歷史學家,武田信孝具體是何時起兵,他可就不清楚了。當今之計,唯有保持隨時可以出擊的戰備狀態,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變故。

 “臣實在想不明白,主公為何讓吾等盯緊宮川殿,他是家中重臣,勢力盤根錯節且手握重兵,即便圖謀不軌,也不是本家可以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