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羅祥老師的評價

 

可在看完劇本後,他沉默了。

 

矛盾尖銳,衝突劇烈,這種情況真的會在現實裡發生麼?

 

可這個作者構建的事件又感覺很有討論的價值。

 

糾結之下,他決定詢問自己的老師。

 

他是中國法律大學的一位研究生,而他的老師則是網上著名的法外狂徒張三,羅祥教授。

 

在跟老師溝通後,羅教授也對這個劇本產生了興趣,仔細的閱讀了一番。

 

斟酌之下,羅教授決定發一條圍脖,談一談關於這個劇本的看法。

 

“我看到有很多人在艾特我,讓我看一看‘我不是藥神’這個劇本,碰巧我的學生也過來問我這個,那正好我就稍微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關於程勇賣藥對不對,應不應該繼續走私藥品,警方是否要追查到底,這些問題,這些衝突都是表象。他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當道德和法律起了衝突,我們該站哪邊。”

 

出租屋裡,小蘭眼中噙著淚水,她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在手機上打字。

 

她剛剛看完了散夥飯的劇情,與其他觀眾不同,她是白血病患者的家人,這個劇本對她來說天生就有代入感。

 

無論是劉思慧最後哽咽的敬酒,還是呂受益在店門口多次回頭,最終戴上口罩,她的體會都更為深刻。

 

因為在藥神這個劇本里,別人代入的都是程勇,而她代入的則是病人。

 

如果藥品斷供,劉思慧是不是還要拼命的在酒吧舞蹈,脫下一件又一件好不容易穿上的衣服?

 

呂受益是不是還要再次為藥品奔波,隨著病情的惡化,最後拖累,拖垮自己的家庭?他甚至都不敢再妄想自己能成為爺爺的一天,而是期盼有生之年聽到一聲爸爸。

 

劉牧師是否還有顏面去面對他的教徒?他如何在教徒們虔心祈禱的聲音中安撫他們對於疾病的恐懼和害怕?

 

而曾經這一切都有機會。

 

明明都有機會!

 

甚至那麼近,那麼清晰,好像只要伸伸手就能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