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醉染 作品

記憶中的861·故土難離 第九章

 

武子,一個異常靦腆內向的男生,羞澀含蓄的笑容,八十年代這個新奇又讓全國人民熱血沸騰的年代,一代人上山下鄉的生活結束後,累積了滿腔對新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是無限的激情,改革開放的大潮,同樣衝擊著我們這代人幼小的心靈,流行的音樂,迪斯高都是不能免疫的吸引及誘惑。“抽筋舞”~最潮的迪斯高,那樣的舞步真的如同名字一樣的確在“抽筋”……先一隻腳曲膝,然後另一腳微抬彎曲再用力向下伸直點地,並用這股力量把另一隻先曲膝的腳繃直並抽動,兩隻腳交替進行就完成了舞步。當初因武子的姐姐會跳這種“抽筋舞”,我們興奮得不厭其煩地跑去武子家跟著武姐姐學跳“抽筋舞”,每到同學生日聚會,那舞曲一放,完全似機關槍似的不累死停不下來,除非子彈打光,哈哈真真滴跳抽筋,真不知哪來那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精神力氣。

 

翾,常常一身綠軍裝、黃書包,用現在的話說,這是男生最引領潮流的勁爆搭配了(就象女生的格子揹帶裙),自然稍稍彎曲的頭髮,一臉溫暖的笑,很有些稀奇古怪的愛好。軍工廠自然少不了駐廠軍代表了,翾的父親就是一個駐廠軍代表,住在廠裡專為這些軍屬修建的“空軍樓”裡,高大上的象徵。模糊的記憶裡卻只剩下翾總是很溫暖很真誠的笑臉。“小小子,坐門墩,哭哭涕涕要媳婦。”翾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有一顆跟我一樣卻不在同一張臉頰上的痣,時常取笑翾的那是他的小媳婦。空軍樓裡還住著一個咱班的一個大帥哥,傑。似乎是在往篇裡有提過麼?帶著酷似李連杰的面容、笑容和個性轉入我們班。一人一杯紅酒,寒假的某天,在這個大帥哥家裡,翾、燕子、我……生平第一杯紅酒的感覺,暈暈的,不知不覺冷得把傑家裡的軍大衣,小毛毯全部翻出來蓋在身上,新奇而又渾渾噩噩長假裡的一個下午,就這麼結束在我們幾個的傻笑聲裡。

 

(二)

 

寫不出來的是歷歷目目,寫不下去的卻是點滴記憶。“願君莫惜金縷衣,願君惜取少年時”。曾經在眼裡天大地大的世界,如今的家鄉似乎熱鬧又孤寂,滿鎮的武漢話如今也被“農村包圍城市”一半一半,舊日馬路上那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在腦海裡閃現如電。如果沒有舊相片,也許真憶不起自己兒時的容顏。

 

那燈光球場的露天電影,圍牆外的小腳丫,一個一個往上爬。馬路邊的公共廁所,哼著不知歌詞的小嘴巴,借居廁所旁小茅屋那做磨芋豆腐的老人家,爺爺守著排隊買來我最愛吃的磨芋鍋巴。門前臺階上猜拳玩的過家家,半大的娃娃還有鄰家及地長辮子的小阿媽。一個人的白天關著門學著嘰嘰喳喳,累了排成排的小木凳睡得像只蝦。夏天晚上拆下的大門板,媽媽手裡的大蒲扇,耳朵裡懸疑的故事像聽瞎話。門口端著吃著飯的碗,四處串著門,隔壁阿姨家的大紅辣椒醮著醬油吃的辣嘴巴。修房子的沙堆上挖好的沙陷井,笑著被作弄的同學掉下去的臭臉龐。翻過來做翹翹板的長木凳,一頭一個的笑著叫著的五花臉。耳朵裡撥得“噼裡啪啦”響的算盤子,手裡紅紅綠綠的分分鈔。床上的蚊帳桌腳草紙卷的香。只能照見臉的小鏡子,斷了齒的木梳子。砌成桌子似燒柴火的灶,灶灰裡偶爾飄來的土豆香。門前山上想摘怕刺手,不摘又流口水的“糖菠蘿”。挑著籮筐排起長龍買“藕煤”,那斗車後肆無忌憚表演著雙槓掉進煤車裡烏漆麻黑的“調皮佬”。隔壁說著聽不懂的廣東話,笑眯眯哄著逼著我吃“血色”柚子肉的老大爺。字典或書本里的糖紙、煙盒紙、火柴盒、郵票,海報紙串的門簾,廢舊書本疊的紙左輪,無一不是童年的魔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