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銘情 作品

第0277章 耶律淳之死

激烈的涿州大戰仍舊在持續,大宋東路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隨行北上的兩百多架投石機全數損毀,一百多門火石炮盡數報廢,換來的則是遼國軍隊數以萬計的傷亡。

 

整個戰場已經完全猶如地獄,滿地的殘肢斷臂,屍體堆積如山,破碎的兵器和戰甲比比皆是,大片土地都被鮮血染成了暗紅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屍體開始腐敗,變得惡臭難聞。

 

趙不凡為了避免爆發瘟疫,每當遼國重整兵馬的時候,他便讓將士們清理前沿戰場,把較近的屍體扔到遠處,然後進行焚燒,每次都能讓大火持續近乎小半個時辰,也讓遼國人被迫暫緩進攻。

 

整整九天時間,陷入絕境的大宋將士爆發出了難以想象的潛力,死死把遼軍擋在涿州城外的第二層防線。

 

軍中將領都為趙不凡的決策趕到驚歎,早前在撤至涿州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為應當據城堅守,減小傷亡,唯有趙不凡堅決反對,認為從開始就困守孤城會讓涿州城防承受巨大沖擊,而且也給士卒內心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才在遼國人兵臨城下之前構築起兩重堅固的外圍防禦。

 

這也是趙不凡當初困守霸州的時候累積的經驗。

 

他深深地明白,將士們若是駐守在外圍防線,內心的壓力會相對舒緩,每當堅持不住的時候,潛意識中總覺得後方城內還有兵馬會增援過來,擋不住了還有地方可退,如果算上城池,那就有整整三層堅固的防線,失守一道,還有一道,還有勝利的可能。

 

儘管他們理智上都知道這是絕境,但終究是有那麼一種期待感存在,而絕境中的將士需要的就是一點希望,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從理智的角度去看純粹就是個幻想,可這就夠了,為了這點幻想,他們會發了瘋的堅持。

 

有希望才有奇蹟!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防線大量消耗了遼國的投石機等重型攻城器械,他們的鬥志和士氣都將受到影響,攻勢的力度也會不可避免地下降,而宋軍將士親身感受到這種變化,自然就慢慢累積起信心,形成慣性思想。

 

既然我們的外圍防線都擋住了十天,給遼軍帶來巨大傷亡,那第二層防線豈不是該堅守更長,讓遼軍付出更大的代價?何況還有後方堅固的城池?

 

這種小小的心理因素看上去無關輕重,可在戰爭中卻是致命的要素之一,兵敗如山倒就是心理因素累積過後的爆發,而積累勝利的信心則會讓軍隊越打越頑強。

 

這些都是趙不凡在當年困守霸州時積累的感悟,所以他如今採取了超乎常規的防守策略,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很正確。

 

東路軍將士被激發出巨大潛力,頂住了遼軍持續大半月的進攻,遼國人的攻勢也迅速顯露疲態,傷亡越來越大,漸漸到了耶律大石無法容忍的地步。

 

迫於無奈,他暫時停止了進攻,下令全軍撤回各處大營修整。

 

負責觀察敵情的斥候很快帶回這個喜訊,將士們瞬間歡呼雀躍,整個都沸騰了,城上城下,全都是他們慶祝的身影,好多人都喜極而泣,甚至還有人嚎啕大哭。

 

趙不凡也露出會心的笑容,感覺壓在胸口的那座大山似乎暫時沒那麼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