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銘情 作品

第0268章 喜訊

永清縣的東城門被趙不凡攻破,兀顏光率領遼國將士竭盡全力抵抗,卻再也無法擋住精神振奮的大宋西軍,各處城牆先後失守,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遼國守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鏖戰至深夜,兀顏光心知大勢已去,藉著混戰率領核心精銳突圍,僥倖帶著千餘人從西城門逃脫。

 

趙不凡沒有去追擊這支殘兵敗將,迅速控制永清縣城,並在歇息一夜後,於第二天中午揮軍南下,進兵盤桓在永清通往益津關和瓦橋關途中的遼國三寨。

 

這三寨守兵為了掩護益津關和瓦橋關的遼國守兵戰略轉移,拼死奮戰,但終究無法抵擋士氣高昂的東路軍,短短一天之內,兩座大寨相繼失守,僅剩西邊路口的最後一座大寨負隅頑抗。

 

益津關和瓦橋關的遼國守兵為了儘快撤離,被迫放棄兵甲輜重,輕裝急行,彷如逃難似的撤向西邊的新城縣,而一直被牽制在兩大關隘南邊的李邈和翟進則迅速擊破墊後敵軍,成功收復益津關和瓦橋關。

 

自此,耶律大石精心佈置的永清防線徹底被擊破。

 

可趙不凡仍舊對這種情況非常不滿。

 

他原本的打算是迅速擊破遼國三寨,然後與南方的李邈和翟進把益津關和瓦橋關活活困死,把駐守兩關的遼國精銳也給打掉,從而全殲構築永清防線的這六萬多遼國兵馬,但由於遼國最後一座大寨死活打不下來,導致無法完成封鎖和合圍,使得益津關和瓦橋關的兩萬遼國精兵成功轉移撤退,而那些被擊破的遼國兩寨兵馬也聚集到最後這座大寨,成為極難拔除的釘子。

 

這次倒不是眾將士不賣力,而是對方選擇的地勢實在太難打,攻城器械根本上不去,遼國人修築的大寨又很堅固,接戰面也極度狹窄,任誰也沒辦法在短時間突上去。

 

趙不凡親自嘗試著衝過幾陣,但都是衝到一半就趕緊下令撤退。

 

雖說意志和勇氣很重要,但不意味著可以無視客觀的現實條件。

 

早前他拼力打永清城,那是因為攻城兵力本就是對方三倍,攻城器械樣樣充足,西軍將士訓練有素,而永清也不是什麼特別可怕的險關要塞,久攻不下是缺乏必勝的信心和頑強的意志,所以要抱著死志振奮士氣,凝心聚力。

 

可現在這種情況若是無腦地衝上去,那就不是振奮士氣,而是上去送死,多少人都不夠人家射殺,他在大宋混了這麼多年,自然不可能做這種毫無意義的傻事,更不可能讓麾下將士白白犧牲,因而親身體驗過實際情況後,他果斷作出決定,放棄了全殲對方的心思,轉而先圍住這個遼國大寨,打算穩穩吃掉這部兵馬再說。

 

這番舉動也讓西軍那些心高氣傲的將領徹底服了,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能感受到趙不凡不僅是有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更有著冷靜的頭腦和高明的用兵手段,而這些正是優秀統帥所具備的素質。

 

他們真正從內心深處升起一個念頭——這次北伐或許真的能成。

 

這種念頭對於每個大宋兵將都是難以抑制的誘惑,他們的想法和精神狀態都在這種影響中漸漸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