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 作品

第 233 章 這事好解決

博文州雖然是康長卿的小舅舅,但是兩個人卻是同一年生的,可以說是從小一起長大。

 

康長卿的心頭鬱悶,博文州為了開解他,喊來了南家兄弟。南光和南化又帶來了花歸帆和柳通海二個人。

 

六個人每天一起說說笑笑,倒是十分開心。

 

那康長卿每每想起自已大哥的那個眼神,和家中長輩的安排。鬱悶之餘,反倒是起了叛逆的心思。

 

他將所有聖賢書閒置一旁,還讓手下人去買了許多的雜書遊記,江湖話本。

 

博文州等人,高喊著要講兄弟義氣,淨都陪著他一起看了起來。卻不想幾個人看來看去,倒是入了迷,這才有了離家出走闖蕩江湖的主意。

 

康長卿講完這些,喝了一杯酒,對著大家哈哈一笑,還有用手背輕輕的擦了擦雙眼,彷彿那淚是笑出來的一樣。“不提這些,人生也不只有讀書一件事。他日我寄情于山水,遊戲在人間時,那是何等的快哉!”

 

晏斯年不解問道:“既然在家中讀書多有鬱悶,那麼為什麼不出來呢?康公子看著也不像是囊中羞澀之人,自已買個院子,置辦上幾個僕人,很難嗎?這有心求學,在哪裡不能讀書?”

 

博文州開口說道:“安公子沒有參加過科考吧?”

 

晏斯年點頭,“家業頗大,事情太多,而且其他的兄弟們都不太成氣。如而俗事所累,要繼承家業,所以無緣仕途。”

 

博文州嘆了一口氣:“怪不得安公子不知道,這科考之路並不是在貢院裡寫幾篇文章。人品、德行、為人是否孝順長輩,不光是要自已做到,還要能約束宗族內無作奸犯科之人。”

 

“長卿家中,雖然沒有明說,不願他走仕途之路。卻有意讓他留在家學中,教導族中子弟啟蒙。”

 

“如果長卿執意參加會試,到時要是有人說些不好的話,或是他的長輩表現出什麼不滿來。不要說是他的仕途了,就是他的功名都有可能毀之一旦。畢竟這種事,沒人會問因果,生死都在他人的唇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