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 作品

第165章 流言蜚語

景天帝指著那兩本密摺道:“這裡面是關於康王和康王府中所有人的記錄,你回頭仔細看看。這次去江南,不要私自去康王府,就算是要去,也要帶著太子儀仗一起去。”

 

“那康王最喜歡結交一些江湖人,那些人都目無王法的,到時你真要是出了什麼事,朕就是殺了他康王滿門又有什麼用。”

 

晏斯年看著滿眼關心之情的皇帝,隨便翻了翻手上的密摺。

 

笑道:“父皇您清楚,江南的稅案,就是那幾個人的事,康王雖然在裡面摻了一腳,但不佔大頭。只怕兒臣還沒到地方,他自已就把尾巴掃乾淨了。要是沒有特殊的事,我都沒打算去他的康王府。”

 

這一次晏斯年去江南的理由是視察河堤。但是滿朝文武都認為太子是去查江南稅收的,甚至把劍鋒指向了,封地離江南最近的康王。有些和康王交情不錯的人,都已經開始通風報信了。畢竟年前為了江南稅收的事,東宮和三司沒少捉人。

 

可是實際上,晏斯年確實是為了河堤才去的江南,但這件事只有皇帝和晏斯年知道。

 

所以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已身。

 

現在的河道總督是東宮推薦的,算是晏斯年的門人。他到了江南後,給皇帝和東宮都上了密摺。

 

他在任上,三個月就查出不合理的河堤五十六處,甚至八處河堤只存在於賬本上,實際河岸上連塊磚都沒有。更不要說那些用垃圾廢紙,野草碎布堆起來的河堤,可以說是到處都是。

 

那總督問修堤的人,這麼修你們就不怕被人查出來,沒想到得到的回答竟是,【反正河水一來就衝沒了,誰知道之前是用什麼修的,來年又能建新的了,官員有政績,他們有活幹,大家都有好處。】

 

【你們就不怕大水淹了人和莊稼嗎?】

 

【怕淹就搬走啊,誰讓他們住這的。至於莊稼,他們又不種地,與他們何干,收不上來糧食是皇上操心的事,他們只管修堤。】

 

這幫人已經被那新總督都抓起來了,河道衙門裡的官員,也都定了罪,並附上了明細罪名的摺子。

 

那總督打算直接僱傭當地的農民和軍戶修堤,因為沒有銀子給工錢,他打算以工代籌,以工抵稅。在汛期之前把主要的河道和堤壩先整改出來,儘量的減少損失。但這件事需要皇帝特批,景天帝打算讓太子晏斯年親自去當地看一看。順便他也打算收拾都城裡的一些人,太子在也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