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金軍撤離的煙塵還未散去,開封城內一片沉寂。眾臣聚於議事廳,氣氛緊張。

 一個大臣說道:“金國要我們推舉傀儡皇帝,這如何是好?”

 另一大臣說:“自然是從趙氏皇族中挑選一人,方顯我朝威嚴。”

 完顏宗弼強勢地說道:“趙氏皇族,已經懦弱不堪。我金國要的是真正的臣服,非趙氏不可。”

 大臣低聲道:“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一大臣環顧四周:“不如……推舉張邦昌如何?他此刻正在金營,且素來膽小怕事。”

 完顏宗弼:“張邦昌?哼,正合我意。”

 此時,遠在金營談判的張邦昌毫不知情,他正對著冷硬的牢壁發呆。

 張邦昌自語道:“何時能歸故里?這金國之地,真非人待。”

 金國使者突然闖入:“張邦昌,金國冊封你為‘偽楚’皇帝,還不速速接旨!”

 張邦昌驚愕:“什麼?我……我怎會是皇帝?”

 使者冷笑:“你只需聽話便是。”

 金軍撤去,開封城內的勤王軍集結,張邦昌得知消息,面色慘白。

 張邦昌急切道:“快,快傳令,我要宣佈繼位只是權宜之計!”

 侍從說道:“大人,已經準備了。”

 張邦昌登上城樓,望著下方熙熙攘攘的軍民,深吸一口氣。

 張邦昌高聲說道:“諸位將士,百姓,我張邦昌非心甘情願稱帝。金國強橫,我不得不從。但今日,我站在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真相——我繼位,只是權宜之計!”

 軍民中有人議論:“什麼?張邦昌這麼說?”

 “他是被逼的?”

 “那真正的皇帝是誰?”

 張邦昌繼續道:“真正的大宋江山,當有趙氏皇族繼承!我張邦昌,不過是這亂世中的一粒塵埃,隨風而起,也終將隨風而落。”

 孟太后在宮中得知消息,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自言自語:“張邦昌雖膽小,但此刻能有此決斷,也算難得。”

 她隨即宣佈垂簾聽政,穩定朝局。

 張邦昌回到府中,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會好過,但此刻他更多的是慶幸——慶幸自己沒有真的淪為金國的傀儡。

 不久後,康王趙構歸來,張邦昌率百官迎接,將帝位交還。

 趙構看著張邦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

 趙構感慨地說道:“張邦昌,你雖曾誤入歧途,但能及時醒悟,也算有功於社稷。”

 張邦昌哽咽說道:“陛下,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求寬恕,只望餘生能為我大宋盡一份綿薄之力。”

 宋高宗趙構匆匆繼位後,開始了整頓朝綱,勵精圖治。

 他深知,要抵禦金國的進一步侵略,需要一位有才能、有經驗且忠誠於國家的重臣來輔佐自己。因此,高宗想起了李綱,這位在靖康之變中表現出色的抗金名將。

 李綱以其堅定的抗金立場、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政治經驗而著稱。他在靖康之變期間,不僅成功抵禦了金軍的進攻,還在保衛國家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宗認為,李綱的這些才能和經驗對於當前的朝廷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