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寧安 作品

第61章 劉春花再也別想進這個家門!

 話趕話的,姜大山也只好一直點頭,“對!” 

 郭先勇還說呢,“我師傅這人就是講信用,一口唾沫一個釘,這馬上就過節了,小姑娘需要什麼東西,你們趕緊置辦置辦,把屋子好好收拾一下。” 

 姜大山本來在氣頭上的安排,這下也板上釘釘了。 

 而且郭先勇還隔著牆喊鄰居。 

 “王大嬸,你兒子在不在,過來幫幫忙,給劉春花送東西。” 

 這小嘴真是叭叭甜,直接不叫師孃了,叫劉春花。 

 王大嬸本來就豎著耳朵聽動靜呢,現在趕緊應了一聲,然後招呼自己倆兒子。 

 “劉春花東西多,你們快去幫幫忙,鄰里鄰居的不幫忙不合適。” 

 其實是王大嬸早就煩透了,徐壯實和姜壯牛,時不時的蹭吃蹭喝。 

 明明自己家裡天天烙餅做湯麵的,還天天惦記她家的小鹹菜。 

 問就是說地裡的蘿蔔不值錢,可是鹽多貴呀! 

 她每次醃鹹菜的時候都捨不得放那麼多的鹽。 

 每次去公社買一次鹽,都像是在心頭上挖肉。 

 鹹鹽一毛五一斤,五毛錢只能買那麼一點點,全家都是壯勞力,真不夠吃兩月。 

 姜壯牛特沒意思,每次都拿那麼大個搪瓷碗來挖菜。 

 還老說她小氣,太摳搜了。 

 趕緊搬走吧,走的遠遠的。 

 不像姜雪寧幾個,她樂意給姜雪寧一些菜,姜雪寧還會給她帶一點蘑菇木耳什麼的。 

 一口一個嬸兒,說話還好聽。 

 王大嬸的兩個兒子特聽話,已經趕緊穿上衣服跑來了。 

 “我們力氣大,我們幫忙搬東西!” 

 劉春花和徐壯實還有姜壯牛,徐萍萍幾個人的東西很快就收拾好了。 

 姜雪寧拿了條麻繩捆好,給了郭先勇,郭先勇是真有力氣,用一根扁擔挑起來。 

 還另外有兩個藤條的箱子,那是徐萍萍和薑絲絲的。 

 藤條箱子也挺貴重的,主要是輕便好拿,現在遠行的人,還用這種當行李箱。 

 姜大山看這東西可惜,“再拿兩副扁擔過來,把東西倒裡面,箱子留下。” 

 姜大山扔東西也是有講究的,暖壺傢俱那些東西留著捨不得扔,還能用呢,都是好東西,再買要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