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四分五裂

 “無需自責,師父早已看破紅塵,不懼生死,一千年了,小溪,可有見到你未婚夫的轉世?” 

 毓鍾看向楠溪,有氣無力地說道,他眼中沒有一絲仇恨,更多的是解脫和釋然。 

 當年他身為國師,為前君王排憂解難,使國家創下了太平盛世。 

 奈何下一任君王德不配位,一登上皇位便勞民傷財,親小人遠賢臣,沉迷美色,罔顧朝政。 

 毓鍾和幾位忠臣多次進諫和勸阻,反而使君王厭煩,還將他們通通罷免。 

 朝堂上的忠臣不是被罷免官職,就是被奸臣陷害入獄或者死亡。 

 而毓鍾因大膽進諫,言語間得罪了奸臣,被君王打入天牢。 

 被關在天牢三年,他心繫百姓,感嘆國家氣數已盡,頓感無能為力。 

 國家在君王荒唐的治理下,百姓怨聲哀道,國運衰弱,國家逐漸四分五裂。 

 後來,各地紛紛揭竿起義,並將毓鍾從天牢裡救出來。 

 五年後,國家覆滅,君王慘死在皇宮之中,天下被分為幾個獨立的國家。 

 各國間紛爭不斷,爭奪地盤,戰亂頻繁,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毓鍾以綿薄之力救濟百姓,可如同杯水車薪,救不了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百姓。 

 但他依舊不肯放棄,在偶然間,他竟參透了神學的最高境界,達到長生不老的境界。 

 直到天下三分,相互制衡,毓鍾才找了一處清淨之地,隱世閉關,不再過問世間之事。 

 他認為國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有一天國家會統一的。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天降異象,毓鍾算出有人將會統一三國,重現一千年前的輝煌盛世。 

 毓鍾頓時欣喜不已,他為了國家再次統一,已經等了一千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本就是同個國家的人,如今卻為了爭奪地盤,相互殘殺。 

 一旦打仗,受苦受罪是老百姓,會導致人們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只要國家統一,便不會再有戰亂,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過上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