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云人生都是浮雲 作品

第73章 荀攸獻計

 此外,他們現已進軍青州,未來也許還要攻打荊州。所以,無論是徐州、青州,亦或是淮南地區,都必須有大將鎮守才行。 

 如此,他們才能毫無顧忌地向外擴張領土,如果不這樣做,他們最多隻能像劉表和劉璋那樣,成為一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守城之主罷了。 

 然而,隨著未來勢力範圍不斷擴大,需要能夠鎮守一方的大將也會日益增多。目前來看,儘管徐州的諸位將領都有獨擋一面的能力,但幾個州郡都需要有人去把守啊! 

 這就是劉政想要收留袁紹手下大將的緣由所在。顏良與文丑雖然性格上存在一些瑕疵,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倆確實頗具才幹。倘若給他們每人配上一名足智多謀的軍師作為輔助,說不定真能守住一州之地呢。 

 歸根結底,對於徐州來說,優秀的武將就如同韓信點兵一般,當然是數量越多越好啦!畢竟,又有誰會嫌棄自己手下的戰將過多呢? 

 伴隨著顏良的戰敗,兩萬名袁軍或戰死沙場,或繳械投降,還有一部分則當了逃兵,狼狽不堪地逃回了冀州。 

 在成功解除白馬之圍後,曹操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迅速率領龐大軍隊後撤,並馬不停蹄地趕往延津渡口的必經之路佈下天羅地網般的埋伏。 

 而這個決策並非曹操一時衝動所為,實則是眾多謀士深思熟慮、共同商議後的結晶。他們堅信,當袁軍得知顏良大軍潰敗、主將顏良被活捉的噩耗時,必定會氣急敗壞、怒火中燒,繼而迫不及待地率領整整二十萬雄師從延津橫渡黃河,殺奔而來。 

 正因如此,曹操才在擊潰顏良之後並未急於班師回朝至官渡,反而選擇悄然潛伏於延津南面,靜待時機。 

 就在此刻,一旁的荀攸也提出了他獨有的見解:"主公,依屬下之見,那袁軍極有可能會統率重兵自延津朝南進軍。或許,我們大可以將大批量的糧草軍需棄置沿途,偽裝成倉皇逃竄之態!待到袁軍的先頭部隊途經此處,定然會如餓虎撲食般瘋狂爭搶這些糧草輜重。而那時,便是我方趁勢發動奇襲的絕佳契機,必可收到出其不意、克敵制勝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