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蓮忘返 作品

第5章 靈魂的底色

 靈魂的底色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題記 

 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生苦短,何以求索?不如放開心胸,讓心靈迴歸簡單,於寧靜中致遠。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簡單而詩意的生活,他歸隱山林,品一杯茗茶,賞一片菊海,悠然自在,心無雜念。他拋卻了官場的繁文縟節,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與浮華,採一朵菊花隨遇而安,於寧靜中覓得了心靈的歸宿。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劉禹錫簡單而高雅的生活,他雖居斗室,卻仍安然自若,品一杯清茗,讀一卷詩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拋卻了世俗的偏見和詆譭,於陋室中覓得了心靈的淨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李太白簡單而傲岸的生活,他一身素衣,一柄長劍,一樽清酒,舞出了半個盛唐的劍膽詩心,他拋卻了名利與富貴,于山水間覓得了心靈的逍遙。 

 古人尚能如此簡單生活,於寧靜中致遠,我們為何不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人們更應該拋開紛擾,追求簡單生活,於寧靜中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