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哲學 作品

第三十六章 溪畔野炊

 凱爾拿起樹枝,看了看這條魚,頗為高興,但其他魚卻被他這一下驚得游到遠處了。溪水微涼,腳下生疼,凱爾只得先回到岸上。

 凱爾將魚遞給阮明:“這個給你,我再去抓幾條來。”

 阮明接過魚笑了笑:“凱爾兄果然好身手,有你在身邊我可是餓不著了!”他將魚放在一旁黑色的大石頭上,用樹枝劃開魚肚:“凱爾兄不必再叉魚了,這就夠了。”他又將魚的內臟掏出來:“唉,君子遠庖廚,我這還是頭一回收拾魚。”

 凱爾疑惑道:“一條怎麼夠?我看水裡還有不少呢!”

 阮明將魚的內臟鋪在大石頭上,又拿來另一塊石頭將其磨碎:“這不就是現成的魚餌嗎,一會我也給哥哥露一手!”他繼續研磨,直至其細碎成末。

 阮明走到溪邊尋了一塊低窪之處,蹲下身子,用石子在水中搭了一個半圓的手盆大小的堤壩,還特意留了一個碟子大小的口子,他又捧來剛磨好的魚餌,將其均勻地撒在裡面,涮了涮手轉頭對一旁的凱爾笑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會兒咱就有魚吃啦!”

 凱爾見他就地取材做了個天然的捕魚陷阱,不禁誇讚道:“賢弟真不愧在九州世界遍遊五湖四海,什麼鬼點子都有。”

 阮明離開溪邊走到凱爾身旁:“這都是雕蟲小技而已,不足掛齒,咱們再尋點枯枝敗葉來做生火之用,生魚我可吃不得。”

 “生火你也會?”

 阮明一拍胸脯:“我有九種取火之法,尚不得盡用啊!九種!”

 不一會兩人就尋來不少幹樹枝、幹樹葉、幹雜草,阮明將它們堆放在一起,又取來兩塊平整的石頭,將枯葉敗草放在兩塊石頭間研磨起來,沒一會兒就得到許多幹草粉末。他又取來一根一尺長的幹樹枝,一端掰開,將裂隙撐開至四五寸深,又將磨好的乾粉撒在縫裡。他又按照此前挫繩子的方法將乾草挫成一根粗糙的草繩,將其穿過乾枝的縫隙。

 “凱爾兄,我用這玩意就能生火你信嗎?”

 凱爾當然相信阮明能起火來,但一節草繩、一根樹枝、一些粉末,生活在卡洛尼斯世界的凱爾不由得讚歎這些古代人的智慧:科技發展確實能使生活更加方便,但在生產力落後的年代,這些先民們征服自然、克服困難的不懈鑽研和精妙方法著實讓人佩服。